奇?zhèn)ス妍惖闹袊糯裨?,它本身就是我國古代獨特的民間文學(xué)樣式之一。它積極的浪漫主義精神和浪漫主義表現(xiàn)手法,對于后世文學(xué),不論詩歌、小說、戲劇、散文,都有著深遠而廣泛的影響。
神話影響到我國文學(xué)作品最早的是《詩經(jīng)》?!对娊?jīng)》是我國民間詩歌的一部最早結(jié)集。像禹、契、后稷這些神性英雄,都受到《詩經(jīng)》作者們的熱情歌頌。其中《玄鳥》和《生民》兩篇,敘寫契和后稷誕生的神異,看得出來是取材于神話的,兩篇詩實際上也都成了契和后稷誕生神話最早的文學(xué)記錄。《大東》里首次出現(xiàn)了織女和牽牛,雖然詩人是把它們作為兩個星座在詠嘆,但是牛郎織女神話的影子已經(jīng)隱約可見了。
《詩經(jīng)》以后的一部重要詩歌結(jié)集是《楚辭》?!冻o》的主要作者是戰(zhàn)國中年的屈原。經(jīng)近人考證,屈原所作有《離騷》、《天問》、《招魂》、《九章》、《九歌》、《遠游》等篇。在這些篇章里,屈原運用神話材料,上天下地馳騁其豐富的幻想,以抒寫他對當時楚國腐敗政治的憂憤,從而表達出他熱忱的愛國主義傾向。其中尤以《天問》一篇,神話材料運用得最多,作者的憂憤也最為深廣?!短靻枴诽岢隽艘话倨呤鄠€奇兀的問題,除神話外,還包括歷史、傳說乃至仙話。自然以神話的比重最大。它記述了女媧、羿、鯀、禹、簡狄、后稷、舜、王亥、伊尹等人的神話,有些神話還是首見,成為原始的記錄。如鯀神話中的“鴟龜曳銜”一事,“化為黃熊”一事,羿神話中的“射河伯、妻洛嬪”一事,“獻蒸肉之膏后帝不若”一事等,都是。
在《詩經(jīng)》之后,《楚辭》之前,還有一部受神話影響而寫作的游記體的小說《穆天子傳》,寫周穆王西游見到西王母的故事,開了以神話素材為文學(xué)作品的先例。此書不少人以為是實錄,其實只是運用神話材料又根據(jù)一些歷史的影子隨筆點染成功的一部小說,《四庫全書》以之入小說家類是正確的。這部作品描寫的雖然只是一個國君的巡游,并且重點放在和西王母的關(guān)系上,但是它卻為讀者展現(xiàn)了一個偉大旅行家所見的廣闊天地,使人心胸開朗。它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神話的積極的浪漫主義精神。
戰(zhàn)國時代文學(xué)作品取材于神話的,還有宋玉的《高唐賦》和《神女賦》。前者描寫神女瑤姬托夢于楚懷王,在夢中向楚懷王傾訴情愛;后者描寫宋玉在作《高唐賦》之后,自己也夢見瑤姬,得睹瑤姬的容顏儀態(tài)之美和服飾之盛。據(jù)章炳麟《菿漢閑話》二十五說,宋玉之作《高唐賦》,實在是假借男女歡愛為辭,告誡襄王須要注意秦人覬覦楚國的巫郡和黔中郡。其說見解很獨到見解。從《高唐賦》對巫山形勢險要的描寫看來,是有這個用意的。至于二賦所寫的神女瑤姬,則原本于《山海經(jīng)·中次七經(jīng)》“姑媱之山,帝女死焉,其名曰女尸,化為■草,其葉胥成,其華黃,其實如菟丘,服之媚于人”那一段記敘,可見確實取材于古神話,也發(fā)揚了古神話的精神。
到了漢代,受神話影響比較明顯的,或者說,取材于神話較多的,要算是“賦”這種文體了。從形式上,當然也是繼承屈原、宋玉等人的辭賦而來,但在內(nèi)容上,卻大多是適應(yīng)封建統(tǒng)治者的需要,以夸耀宮室、苑囿、游獵、都邑之盛為主而供帝王們欣賞的,即使里面有一點諷諫的意味,也不過是所謂“諷一而勸百”,實際上起不了多少作用。所以漢賦里的神話材料運用,看起來雖然層出不窮,許多神話中的人名、地名、物名都用上去,可是考察它的實際,不過是為了點綴文章,使浮夸的文體更添上幾分奇詭和艷麗,其實意義不大。就中張衡的《西京賦》描寫了漢代的雜技歌舞,《東京賦》描寫了大儺逐疫,出現(xiàn)了許多神仙和鬼怪,寫得如火如荼,算是運用神話材料比較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