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然仔細地看著人生羅盤,手中的筆在羅盤上往復指點著,思考著,細聲地回答:“好的?!?/p>
“未來五年,你最有可能成為的角色是?”老者很快就拋出了第一個問題。
陶然緊盯著人生羅盤的角色圈,用手指著相應的角色說:“不斷學習的學習者,我還有很多東西需要學習;交更多的朋友;爭取找到可以結婚的女友;為父母平均每年郵寄一萬元的生活費;爭取每個月都會集中做一次義工,做一個有責任感的公民;在工作上爭取混個中層干部;在生活方面培養(yǎng)一兩個愛好,尤其是學會葫蘆絲?!碧杖豁槙r針地在人生羅盤角色圈中盤點自己的未來角色。
“空間圈呢?你怎么計劃的?”老者緊接著問第二個問題。
陶然看著空間圈,緩緩地說:“估計五年內我還不會出國,就在中國發(fā)展吧。我工作在北京,也許就在北京扎根了,當然,也希望找機會去其他城市看看?!?/p>
“五年內,仍然是你的積累期,希望你更多地利用這段時間投資自我而非享受,努力奮斗才是年輕的主題詞。你會在這幾年做點什么事情呢?”老者拋出了最后一個問題,“別忘了從兩個角度說,一個是人生三不朽的角度,一個是生命空間角度?!?/p>
陶然在做這個分析時,有種預見未來的感覺,這種隨著既定目標逐步實現(xiàn)的成就感只是在上學時才會時常感到,尤其是高三時,為了一個考大學的明確目標,陶然計劃著每個月每門課提升多少分,月考提升多少名次,陶然每次都會如意實現(xiàn),這種將未來玩弄于鼓掌中的感覺很爽,但工作之后,因為沒有明確目標,被動多于主動,所以陶然基本告別了那種感受,今天,尤其是近一段時間隨著和老者——未來的自我交流的增多,陶然逐步又找到了曾經的自我,又感受了些許曾經的成就感。
“結合人生三不朽角度,我需要配合上次的交流?!闭f著,陶然翻到那一頁,“工作角度希望做到干部,希望五年內可以出第一本書,至于社會責任那就是日行一善了?!?/p>
“不過,我感覺人生三不朽與生命空間的內容有些重復,或許著眼點不一樣吧?!碧杖话l(fā)現(xiàn)了問題。
“你說得對?!崩险叽鸬?,“但只有在生命空間中才會產生人生三不朽,換句話說,在自己的生命空間中產生了人們的分層,有的人可以做三不朽,有的人可以做到一或兩個不朽,但更多的人都淪為了大眾?!?/p>
老者看到陶然似乎不太明白,就接著說:“事業(yè)空間,處理的是自己與團隊、自己與客戶的職業(yè)世界;社會空間,處理的是自己與他人、自己與公眾的公民世界;生活空間,處理的是自己與自己、自己與家人的情感世界。”
“這樣啊。”陶然點頭稱是。
老者繼續(xù)解釋著兩個層面的關系:“事業(yè)空間容易產生建功立業(yè)、著書立說,社會空間容易產生高尚品德,協(xié)調、平衡兩者的是生活空間,是良好的家庭、豐富的情感、定期的休閑在促進和推動著其他兩者的不斷前進,三者不可偏廢,否則就容易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