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讀書六法之三讀名書
名氣最大的書柜
某次參加一個創(chuàng)業(yè)論壇,有一個小老板自豪地宣稱:“在所有小老板中,我讀書最多;在所有讀書人中,我是最成功的小老板?!焙髞砼c這位小老板親密接觸,才發(fā)現(xiàn)此言不虛,他有著堪稱中國名氣最大的書柜,僅經(jīng)管類圖書就收藏有兩千多冊,從美國的科特勒到中國的葉茂中無所不包。讀名書,不僅是這位老板的個人選擇,也是其余眾多小老板的愛好,不少小老板更是非名書不讀。
渴望高人指路
小老板事業(yè)小理想大,他們不滿足于發(fā)家致富,更渴望在市場領(lǐng)路。市場只相信強者的拳頭,不同情弱者的眼淚。強者誕生的路徑只有兩條,或與高手下棋,或請高人指路。
與高手下棋,小老板自知實力不夠,明顯信心不足。于是小老板只能盼望有高人指路,小老板多擅長拉車但一般不會認路,他們十分渴望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只有這樣才站得高看得遠。
然而,小老板偏偏目中無人,他們對判斷高人的標準也極其嚴格,第一必須有成功的職業(yè)經(jīng)歷,第二必須有有影響力的案例,第三必須具備良好的口碑。
反觀高人,眼光一點也不低,小老板顯然入不了他們的法眼。況且高人身價不菲,小老板要想從他們那里取經(jīng)根本承擔不起所需費用。中國的高人多有“立牌坊”的習慣,喜歡著書立說。小老板相信書如其人,讀書可以把高人的智慧、思想、技術(shù)與方法一覽無余。當然了,高人一定也是名人,讀名書,心交高人便成為小老板的一大愛好。
降低風險的需要
小老板是實用主義者,沒有閑情逸致讀閑書,即便讀書也講究實用,就是要解決自己所面臨的難題,最好是看了就能用,用了就有效。
話雖如此,但有沒有這樣的書是一個問題。小老板在選擇書的時候遇到了困難,很多時候小老板一讀書就迷糊,因為同樣一件事,總有那么多觀點相去甚遠,甚至是對立的,要命的是這些觀點都能自圓其說,都在擺事實講道理,小老板不知道到底該聽誰。讀書也是一種選擇,有選擇就有風險。
另一方面,小老板喜歡在自己無法做決定時,先看別人在做什么。小老板做企業(yè)相信群體的力量,喜歡跟著群眾的感覺走,相信人多總是錯不了。但其實群眾從來不做選擇的,群眾更迷信專家更依賴權(quán)威,對于專家與權(quán)威他們有一個簡單的標準,那就是名氣。于是小老板讀書,先看名氣,不僅會把名書當成好書,而且會把名書當成基業(yè)長青的良方,毫不猶豫地運用于實踐。
裝點門面的需要
小老板身兼數(shù)職,很忙也很累,可是再苦再累他們也發(fā)揚釘子精神,擠也要擠出時間來讀一些書。
中國有一大怪象——無用圖書人人愛!
其實營銷管理近二十年并沒出什么多少東西??墒侵袊袌鰪膩砭褪歉拍盥祜w舞,總有些營銷思想比流感還流行,這些概念由于包裝精美對人有很大的迷惑性,不少人對它們頂禮膜拜,簡單直接粗暴地將之等同于企業(yè)競爭力。如果小老板沒讀過那些書,基本上就意味著小老板落后了,代表著小老板的現(xiàn)實很危險,前景很有限。
如果小老板不了解,有些時候甚至沒法與同行交流,所以小老板必須讀點書——名書,表明自己一直在努力,不斷在進步。此時讀的已不是書,而是一種面子哲學。
老板法則
名書讀不得
讀名書其實并不能收獲什么。許多名書“盛名之下其實難副”,某位研究企業(yè)長青的外國專家,他研究的企業(yè)榜被戲稱為“殺豬榜”,偉大的長青理論研究出來不到五年,他推崇的長青企業(yè)全部消失,專家卻全球聞名了。
名家其實都有自己的特定研究對象,他們掙的是身價。像葉茂中這樣的名家,動輒身價七位數(shù)以上,人家玩的平臺是央視,小老板不是他研究與服務的對象。
名家都有一套自圓其說的理論,理論是定型的,很難有突破。有的名家一本書就可以吃一輩子,但他的東西是地球人都知道的秘密,根本用不著讀。
一本書大家都在讀其實不是好事,那樣的結(jié)果是思維同質(zhì)化,競爭也一定會因此而同質(zhì)化。如此一來,讀書就成了增加成本的事兒,而不再能提升競爭優(yōu)勢。讀書還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