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相聲的唱就是太平歌詞?

人間喜劇 作者:徐德亮


●后來我在圖書館翻到了一本很久之前出版的講相聲的小冊子,里面說:相聲的“唱”是指太平歌詞和開場小唱等,凡用本嗓唱的都是唱,其他都是學。

●現(xiàn)在我的結(jié)論是:這個問題擱置,不用再摳字眼兒。學得像,唱得響,比什么都強。當然,出于推廣太平歌詞這種已經(jīng)近于失傳的曲藝形式的目的,強調(diào)“相聲的唱就是太平歌詞”也是可以的。

我從小跟老先生們學相聲,就被灌輸這么一種思想:“相聲講究說學逗唱,‘唱’是什么,是唱太平歌詞,這是相聲本門的唱。其他如學段評戲、學段京戲、學段歌曲,那都歸為‘學’字?!?/p>

人在小的時候接受的思想當然是比較不容易改變,以至于我那會兒經(jīng)常和別人爭辯:“他們那些唱不是‘唱’,是‘學’。”

師兄弟們倒是沒有異議的,畢竟我是從“老先生”那里得來的知識,在曲藝界這么一個尊重傳統(tǒng)并且習慣厚古薄今的行業(yè)里,“老先生”的話通常是不言自明的真理。

但是有一次我和同學們聊天的時候說起這個,當時的那些初中同學就感到很不屑:“那相聲里那些唱歌兒的就不是唱?不是用嘴唱出來的?是念出來的?這不是抬扛、摳字眼兒嗎?”

雖然我還一再堅持“那些唱不是‘唱’,是‘學’”,但說到最后自己都有點底氣不足。人家說的有道理啊,不能因為他們沒學過相聲就說他們不懂——也恰恰正是因為他們沒學過相聲,他們的見解才更接近事實。

后來我在圖書館翻到了一本很久之前出版的講相聲的小冊子,里面說:相聲的“唱”是指太平歌詞和開場小唱等,凡用本嗓唱的都是唱,其他都是學。

我覺得豁然開朗。

過去光強調(diào)太平歌詞是相聲本門的唱,相聲的“唱”是唱太平歌詞,可是這是為什么呢?似乎只是約定俗成的說法。現(xiàn)在加入了開場小唱等,這就使理論完善了——或許本來這個理論就是這么來的。因為唱京劇、唱評劇、唱歌,都要以學人家的嗓音為重,要把自己的嗓子裝飾起來唱,重在“學”,學得不像唱得再好聽也沒用。說“相聲的唱就是太平歌詞”,犯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錯誤,過于僵化。因為不但是用自己本嗓唱的太平歌詞、時調(diào)小曲、開場小唱是“唱”,就是唱京劇、唱歌,如果其意義不在于學某一位藝術(shù)家、某一個流派,只是為了推動情節(jié)或者找包袱而唱,也是屬于“唱”而不是“學”。

很長一段時間里,我為我的這個理論感到滿意。

但后來看侯寶林的自傳,又看到這么一段話:“相聲本身就有唱,這是每個相聲演員都應(yīng)該學會的。白沙撒字就有一種是邊寫邊唱,藝人手里敲打著兩塊小竹板,唱著太平歌詞……但是相聲‘說’、‘學’、‘逗’、‘唱’里的‘唱’,不是指上面講的‘門流兒’和太平歌詞這種唱,這是每個演員必須會的,即使嗓子差,也可以湊合著唱。這個‘唱’,是指相聲本門以外的唱,那就是模仿別人唱腔的表演,演員一會兒學段河北梆子,一會兒學段評戲,一會兒學段越劇,一會兒又唱支歌,這是大家愛聽的。確切一點說,這應(yīng)該叫‘學唱’。”

很明確,“學唱”也是唱,也許這是侯先生自己的理論。當然,這也和歷史情況有關(guān)。侯先生以唱出名,以至前輩張壽辰曾暗指他說:“我是說相聲的,您讓我唱一段相聲,我還真不會。”但侯的這個理論絕對可以自圓其說,而且似乎聽起來更有道理。

所以,現(xiàn)在我的結(jié)論是:這個問題擱置,不用再摳字眼兒。學得像,唱得響,比什么都強。當然,出于推廣太平歌詞這種已經(jīng)近于失傳的曲藝形式的目的,強調(diào)“相聲的唱就是太平歌詞”也是可以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