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文史精品年度佳作2011(14)

中國文史精品年度佳作2011 作者:耿立


我以為還是從馬寅初的演講中或許便可以得到答案,至少是得到答案的一些線索,因為馬寅初太“愛”講,也太“敢”講了。據(jù)記載:

4月23日,馬寅初應杭州銀行公會的邀請,作題為《外匯問題》的演講。

4月27日,馬寅初應浙江省教育廳的邀請,作題為《為窮苦的老百姓想個辦法》的演講。

4月28日,在杭州的一次會議上,馬寅初作了題為《外匯問題》的演講。

4月29日,馬寅初應杭州市惠興中學的邀請,作題為《女學生對自己地位就有的認識》的演講。

4月30日,馬寅初應浙江省合作協(xié)會的邀請,作題為《福利經(jīng)濟》的演講。

5月3日,馬寅初應杭州商會的邀請,作題為《新公司法》的演講。

5月5日,馬寅初就杭州十八所中學的聯(lián)合邀請,作題為《人生哲學》的演講。

5月17日,馬寅初應邀出席上海工業(yè)界“星五聚餐會”,作題為《新〈公司法〉及〈銀行法〉》的演講。

……

在1946年四五月間,馬寅初竟創(chuàng)造了一個月演講十多場的記錄。

馬寅初作過的演講真是太多了,究竟有多少?今天似乎已難以統(tǒng)計,至于涉及的內(nèi)容,更是廣泛得讓我們難以一一細說,不過有一場演講我以為很值得我們?nèi)プ饕环匚?。那場演講可算作是馬寅初演講的開始。

今天,從有關史料上能夠知道的,馬寅初最早的一次有影響的演講是1918年11月16日在天安門廣場發(fā)表的,題目為《中國之希望在于勞動者》。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中國是所謂的“戰(zhàn)勝國”,因此戰(zhàn)爭結(jié)束之際,北京大學決定為此放假三天,并在此期間于天安門廣場舉辦演講會和提燈游行,這一切馬寅初自然是都積極參加了。發(fā)表演講的教授有蔡元培、李大釗等多人,蔡元培演講的題目是《勞工神圣》、李大釗演講的題目是《庶民的勝利》,馬寅初演講的題目是《中國之希望在于勞工者》。

初看這題目,似乎馬寅初的演講內(nèi)容和主要觀點會與蔡、李二人大同小異,其實不然。

當時的中國,國勢日衰,民不聊生,許多民眾,甚至一些學者,都將其歸因為,一是國內(nèi)政治的腐敗,二是外國帝國主義——即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也即資本的入侵;再加上當時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已開始傳播,馬克思對資本主義和資本的批判,也開始被一些人所認可和接受。這幾方面的原因,造就了當時的一句口號:“資本萬惡,勞工神圣”,且成為了當時一種時髦的思想。然而馬寅初并不完全同意這一口號。就在這一演講中,他指出:對于中國來說,還不是“資本萬惡”的問題,倒是資本不足是一個很現(xiàn)實的問題。他辯證地指出:“欲物質(zhì)變與轉(zhuǎn)移,不可不具有三大要素,則自然、勞力與資本是也,三者缺一,則生產(chǎn)不能完全。倘有資本自然而無勞力,則資本與自然,不能有所作為;若有勞力與自然,而無資本,則勞力與自然亦無所施,生產(chǎn)之功,無可希望矣。”

顯然,馬寅初從經(jīng)濟學的角度來客觀地看到了并承認了資本的作用,并沒有從政治的需要將此看做是“萬惡”。這顯然是不合“時宜”的。但他竟敢于將這種不合“時宜”的觀點以公開演講的方式發(fā)表于民眾,可見他作為一個學者,是勇敢的,他相信他的觀點是正確的。而與此同時,他作為一個學者又是真誠的,他又以經(jīng)濟學的觀點支持群眾的反帝反封建斗爭,他又說:“不欲求生產(chǎn)發(fā)達則已,欲求生產(chǎn)之發(fā)達,則貪婪跋扈之武人,在所不去,斷無與勞動者開并存之理。茍武力能除,則生產(chǎn)與儲蓄之障礙已去,而勞動者自有從容從事之機緣。吾故曰:中國之希望,在于勞動者。”

盡管后來隨著“五四運動”的暴發(fā),“資本萬惡,勞工神圣”的口號越喊越高,但馬寅初卻一直堅持著他那不合“時宜”的觀點。如,1921年8月,他在上海商務印書館暑期國語講習所發(fā)表題為《中國的經(jīng)濟問題——評“資本萬惡,勞工神圣”說》,1924年5月17日,他又在北平平民中學發(fā)表題為《中國何以如此之窮》的演講等,多次強調(diào)自己的觀點。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