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圍被捕
1935年2月,瞿秋白一行秘密地離開了蘇區(qū),同行的有何叔衡、鄧子恢及項英的妻子張亮,約在六七天以后到達中共福建省委所在地湯屋。臨時又加入了周月林,她是中華蘇維埃工農(nóng)民主政府司法人民委員梁柏臺的妻子。
在湯屋,這支小隊伍遇到了中共福建省委書記兼省軍區(qū)政委萬永誠,萬永誠設計了保護他們撤離的方法,將他們化裝成俘虜,由護衛(wèi)的紅軍做押送狀,向永定縣境進發(fā)。2月24日,在長汀縣的水口鄉(xiāng),他們遇上了敵人,瞿秋白、張亮和周月林被捕,何叔衡當場就義,只有年輕力壯的鄧子恢突圍逃了出去。
在離開福建省委之前,他們4個人已作了最壞的準備,設計了被捕時各人所應對的口供。對一些細節(jié)反復推敲。
周月林初供名陳秀英,繼供叫黃秀英,承認自己是紅軍醫(yī)院護士,紅軍大部隊走了,醫(yī)院解散了,她是回閩西老家的。
張亮供名周蓮玉,說她系香港客商的老婆,是被紅軍“綁票”勒索的“受害者”,因她丈夫不肯出那一大筆贖金,被紅軍派人將她轉移到一個她不知道的地方。
瞿秋白則供名林祺祥,是一名軍醫(yī),他文弱儒雅的氣質(zhì)也和醫(yī)生相符合,敵人起初并沒有懷疑,只是對他做一般的看押。
轉折出現(xiàn)在4月10日,在長汀、武平和會昌三縣交界的歸龍山下,中共福建省委機關被敵軍包圍。省委書記萬永誠在激戰(zhàn)中犧牲,萬的妻子被俘。
經(jīng)過一番嚴刑拷打,萬妻叛變,招出了一個重要的線索:中共前總書記瞿秋白一個月前曾由萬永誠安排突圍,后來聽說,他們一行在濯田一帶被俘。
這一情報非同小可,蔣介石親發(fā)電報給三十六師師長宋希濂,要求他對這一時期所俘獲的共產(chǎn)黨人員嚴格清查。
根據(jù)供詞,敵人很快鎖定了在獄中氣度不凡的“軍醫(yī)”林祺祥。這是大功一件,南京立即發(fā)來了10萬銀元和一紙表彰令。
當時提審瞿秋白的軍法處處長吳淞濤說,他耐著性子反復審問瞿秋白的姓名、年齡、籍貫、職業(yè)。瞿秋白都不緊不慢地答復叫林祺祥,36歲,上海人,職業(yè)醫(yī)生。吳說他有意長時間靜默,靜得提審室里五六個人都聽見彼此的呼吸聲,他甚至站起來在屋里來回踱步,并不時觀察瞿秋白的神色,只見瞿眼睛半合半閉,臉孔蒼白消瘦,端坐的樣子像一個打坐的和尚。
在一段時間的寂靜之后,吳淞濤突然一轉身,使勁把桌子拍得震天響,大聲說:“你是瞿秋白!民國十六年(1927年)我在武漢聽過你講演,你不認得我,我可認得你!”這一突然的逼問,讓瞿秋白神色有所動,但他仍然不緊不慢地說:“你們搞錯了?!边@時,吳才使出最后一招,找來了一個中央蘇區(qū)時期在瞿秋白手下工作過、名叫鄭大鵬的叛徒。鄭大鵬指著瞿秋白,獻媚地說:“我用腦殼擔保,他就是瞿秋白?!?/p>
面對叛徒的當場指認,瞿秋白坦然一笑,從板凳上長身而起:既然這樣,用不著這位好漢拿腦殼作保,我也就不用“冒混”了。以前的呈文、供述,算是作了一篇小說罷。
次日,報紙上用巨大的篇幅登載了瞿秋白被捕的消息——敵人知道了林祺祥就是“共產(chǎn)黨首領”瞿秋白。
楊之華看到這個消息后立即想到:“秋白不能活了?!彼R上派人去看望魯迅,那人回來后告訴她,魯迅木然坐在那里,一言不發(fā),頭也抬不起來了。
如果再有幾天時間,一切也許就會改變——經(jīng)過多日奔波,楊之華在一位牧師秦化人的協(xié)助下,已經(jīng)取得了一家旅館的鋪保證明,還租好了一套公寓等著瞿秋白保釋后秘密居住。而魯迅也忙著和周建人籌辦了一家店鋪,準備當做鋪保去保釋瞿秋白。
但是,來不及了。5月14日,魯迅在給友人曹靖華的信中說:“它(瞿秋白的化名‘維它’)事極確,上月弟曾得確信,然何能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