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庶h們?nèi)詫Υ笥⒌蹏慕y(tǒng)治抱有幻想,也并未完全放棄東山再起的信念。事實上正相反,他們戰(zhàn)敗后的反應(yīng)是北上移居英國在加拿大的殖民地,那里一直是?;庶h的勢力范圍。范寧最后也在新不倫瑞克落腳??偣灿?0萬保皇派離開了新興的美國,前往加拿大、英格蘭或者西印度。有時候有人會爭辯說,英國在七年戰(zhàn)爭中獲得加拿大后,實際上削弱了它對美國的掌控。確實,如果沒有了法國人的威脅,這13個殖民地為什么還要效忠王室呢?但是,失去美國卻給大英帝國鞏固對加拿大的統(tǒng)治帶來了不可預(yù)見的影響。說英語的?;逝杉由闲碌挠泼袢绯彼阌咳?,對說法語的魁北克人形成了包圍之勢,使后者立即淪為了少數(shù)派。令人吃驚的地方在于,竟然那么多人用腳投票,反對美國的獨立,而選擇為了“生命權(quán),自由權(quán)和追求幸福的權(quán)利”效忠英國國王和大英帝國。
正如我們所見,這句著名的話是托馬斯·杰斐遜首先說的。但是,美國的革命軍因此陷入了一個讓他們十分尷尬的困境。《獨立宣言》中曾說,所有人“生而平等”,這句話對他們集體所有的40萬黑奴來說是否適用呢?黑人奴隸在前殖民地的總?cè)丝谡?/5,在杰斐遜的出生地弗吉尼亞更是占到一半。在華盛頓國家廣場上,有托馬斯·杰斐遜的一座樸素的大理石紀(jì)念碑,上面引用了他在自傳中的一句話,杰斐遜非常明確地表示:“命運之書中寫得再清楚不過了,這些人(意指奴隸)終將獲得自由?!钡窃谒淖詡髦?,這句話并沒有寫完,雖然紀(jì)念碑的雕刻者不知什么原因把后面的話漏掉了—“這兩個民族”被“一些無法抹去的鴻溝”分割了開來。畢竟杰斐遜自己也是弗吉尼亞的地主,擁有200名奴隸,其中他只釋放了7人。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雖然以自由的名義贏得了獨立,美國的殖民地人民卻仍在南部各州保留了奴隸制。塞繆爾·約翰遜在他的反美手冊《稅收并非暴政》中犀利地問道:“那些自由呼聲最高的人怎么竟然是欺壓黑奴的主人?”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在失去美國殖民地的10年后,英國人先是廢除了奴隸貿(mào)易,后又在整個大英帝國范圍內(nèi)廢除了奴隸制。事實上,早在1775年,英國派駐弗吉尼亞的總督鄧莫爾勛爵就已經(jīng)主動解放了為英國的事業(yè)而召集起來的奴隸。這并非機會主義行為:早在3年前,曼斯菲爾德勛爵在薩默賽特的案件中就作出了著名的宣判,宣布奴隸制在英國為非法。在大多數(shù)美國黑人的眼里,美國獨立使得奴隸解放被推遲了至少一代人。雖然奴隸制在諸如賓夕法尼亞州、紐約州、新澤西州和羅德島等北部幾州被逐漸廢除,但在南方卻根深蒂固,而大部分奴隸都居住在南方。
對美國原住民來說,美國獨立也并非好事。在七年戰(zhàn)爭期間,英國政府迫切地想與印第安各部落達成妥協(xié),目的只為了阻止他們與法國人結(jié)盟。最后,英國與印第安人簽訂條約,承諾英國殖民地以阿巴拉契亞山脈為界,山脈以西的土地,包括俄亥俄谷在內(nèi),留給印第安人。當(dāng)然,七年戰(zhàn)爭結(jié)束后,英國人便不再嚴格信守條約,這也引發(fā)了1763年的坤甸起義??傊聦嵶C明,遠在倫敦的帝國政府倒是比渴求土地的殖民者更愿意承認美國原住民的權(quán)利。
美國的獨立或許已預(yù)示了大英帝國的終結(jié)。同時,這也標(biāo)志著世界上一支生氣勃勃的新勢力的誕生—一個無須臣服于遙遠的王室權(quán)威,而可以盡享富饒的自然資源的一個革命共和國。但是,大英帝國的根基并未因失去了美國而動搖,這點與西班牙形成了鮮明對比,后者在南美殖民地的暴動之后就一蹶不振了。事實上,失去了北美13個殖民地,反而為大英帝國殖民地的進一步擴張掀開了嶄新的一頁。不錯,英國確實失去了半個大陸,但是,在世界的另一邊,一個新的大陸正在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