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引言(1)

不顧諸神 作者:(英)愛德華·盧斯


在西方人眼里,我們的文明是高深的玄學,恰如演奏鋼琴在雙耳失聰?shù)娜丝磥?,只有指尖的跳動而沒有樂聲。

-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印度最偉大的詩人,

191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在遇到安德烈之前,我已在印度生活了4年多。這位63歲的法國老人將一頭花白長發(fā)梳成馬尾辮,是吠檀多哲學的忠實追隨者。我與他雖是初次見面,卻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當時我到位于印度南部的奧羅新村做短暫探訪,這個國際新村是由一位年逾九旬的法國夫人米拉·阿爾法薩(Mira Alfassa)于1968年建立的,在這里每個人都尊稱她為圣母。她用奧羅賓多高士(Sri Aurobindo)的名字給這個村莊命名。奧羅賓多是印度最著名的精神領袖之一,他的一生充滿傳奇,從早年求學劍橋到后來參加反對英國殖民統(tǒng)治的地下活動,最終在印度半島景色宜人的東南海濱成為學者兼教授,這本身就可以用一兩本書來記述。安德烈告訴我,圣母米拉于1973年“脫離了她的肉身”,當時距奧羅賓多逝世有23年。但幸運的是,這位富有探索精神的法國老人與圣母米拉一起度過了她在奧羅新村的最后幾個月。

自安德烈移居奧羅新村以來,這里已經(jīng)成為一個真正的大型精神修煉所,居民已擴展至幾千人。其中大多像安德烈一樣是西方人,來這里尋求印度哲學的真諦。像安德烈一樣,他們大多認為印度是個與眾不同的國度,擁有獨特的道德和精神力量。安德烈說,印度是人類得以生存下來的關(guān)鍵所在。而我此行來奧羅新村就是想知道印度究竟有什么特別之處,能讓人們產(chǎn)生這樣的信仰。安德烈把我迎進他那寬敞潔白的屋子,飲著洛神花汁,然后對我說:“在歐洲,你感覺自己是完全迷失的。在西方,你是屬于社會的,只能亦步亦趨地追隨固定的模式,你應該擁有一套房子、一份工作,你的整個生活都得以金錢為中心。而印度不一樣,印度是個獨特的國家?!彼麖娬{(diào)說,“要是沒有印度,這個世界將會貧乏到只剩下物質(zhì)。”他的話贏得了在座各位的一致贊同。

安德烈出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和當時的許多年輕人一起在北非的抗法戰(zhàn)爭時期去阿爾及利亞服過役,但沒有染上士兵的那些不良習氣。退役回到巴黎后的某個下午,他聽說有一個關(guān)于奧羅新村的會議。當時他已試著閱讀了流傳最廣的印度教典籍《薄珈梵歌》(Bhagavad Gita),對印度哲學略有了解。不久他便離開法國前往印度。安德烈的這些描述都是坦率的,但他沒有解釋究竟是什么把他吸引到印度來的?!皩τ谖襾碚f原因是顯而易見的,我不明白為什么別人不能理解”,安德烈說,“幾千年來,印度一直在調(diào)和種種分歧和差異,并將它們?nèi)跁谝粋€統(tǒng)一體之中。印度有一種其他國家所沒有的精髓,它會告訴你在林林總總的生命背后,有種叫做‘統(tǒng)一體’(unity)的精神現(xiàn)實?!笨赡苁强吹轿乙荒樌Щ蟮纳袂椋驳铝矣纸又忉尩溃骸敖裉斓娜祟愓媾R著一場全球危機,只有印度才能化解它。印度能夠解釋生命的輪回和萬物的融合,指引人類通往超意識的道路?!彼f道:“除了印度以外,沒有哪個國家能接納奧羅新村,它無法在西方世界存活下來-在西方,人們只會將它變成一種狹隘的宗教團體?!?/p>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