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成功法則系列演講

成功法則1:把握自我 作者:(美)拿破侖·希爾


一開始我以演講的形式來推廣成功法則,我去過美國的很多城市和許多地區(qū)作演講,前后歷時7年多。觀眾席中總有我的助手,他們記錄和反饋觀眾的反應,這樣便于我們比較準確地把握演講之于觀眾的效果。我們也根據(jù)這些研究和分析對演講內(nèi)容作了相應的修改。

成功法則哲學迎來的首次大的勝利是作為基礎(chǔ)理論被用于3 000名男女的銷售培訓上。這3 000人幾乎沒有任何銷售經(jīng)驗。通過這次培訓,他們不僅為自己賺得了不止100萬美元,還總共付給我3萬美元作為我6個月培訓工作的報酬。

不管是個人還是團隊,通過成功法則課程的學習而取得成功的例子實在太多,此處不再贅述,但可以肯定的是,從這門課程受益匪淺的人數(shù)是眾多的。

成功法則哲學引起了《坎頓日報》(俄亥俄州)的前發(fā)行商唐·R·梅萊的注意,此后他便與我合作并準備從《坎頓日報》辭職,然后開始做我的經(jīng)紀人。但1926年6月16日,他被暗殺了。

此前,梅萊先生已經(jīng)與時任美國鋼鐵公司總裁的艾伯特·H·加里商量好,要在鋼鐵公司的員工中推廣成功法則課程,加里的去世讓此事擱淺了。這也說明,成功法則課程完全可以作為一項長期教育計劃。加里準備好好估測這樣一門課程的價值。他對這門哲學的分析以及15萬美元的投資計劃證明了這門課程是值得學習的。

專用名詞

這一課里會出現(xiàn)一些專用名詞,你可能會不太明白。不用擔心,也不要試圖在讀第一遍時就弄懂它們。把整個課程學習完以后,你自然會恍然大悟了。第一課是后面內(nèi)容的背景知識儲備,你應該好好讀一讀,多讀幾遍。每次閱讀都將會帶給你新的想法和靈感。

本課中會提到,所有杰出人物取得的成就都基于一個新的心理學定律,我稱之為“智囊團”法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大腦為了完成某個特定目標展開協(xié)調(diào)合作,由此形成一個主導性“大腦”,即“智囊團”。

如果你從事的是銷售工作,很可能會因為在工作中遵從智囊團法則而大有收獲。據(jù)研究發(fā)現(xiàn),一個六七個人的團隊會相當有效地運用這條法則,銷售業(yè)績也會取得令人難以置信的提升。

賣保險大概是世界上最難做的推銷工作了。有一份人壽保險非常必要,但推銷它就不容易了。保誠保險公司有一些員工,他們的業(yè)績不太理想。他們結(jié)成了友好合作小組,開始一起試著運用智囊團法則。在試驗過程的前三個月中,小組里每個人都簽下了比上一年全年還多的保單。

在你讀完本課后請記?。喝魏我粋€由聰明的推銷員組成的團隊,要是學會運用這條法則,最后的成果可能讓最樂觀、最富有想象力的人也大吃一驚。而且,假如你覺得僅靠這一課就能幫你充分理解智囊團法則甚至改變你的整個人生,也是一點都不過分的。

評注

當你讀本書時,你偶爾會遇到“智囊團”這樣的術(shù)語。自拿破侖·希爾提出這個術(shù)語以來,它就被賦予了其原來沒有的含義。希爾的這本著作首次出版時,當時弗洛伊德和榮格仍然還在深入研究人類心理學,這個術(shù)語還沒有普及。現(xiàn)在被廣泛接受的心理學術(shù)語里,榮格所說的“集體無意識”似乎與希爾所說的“智囊團”最為接近。但是,希爾的“智囊團”超出了榮格的理論,它還包括其他概念,比如愛德華·德·波諾(Edward de Bono)的“橫向思維”與“頭腦風暴”,以及現(xiàn)代管理學中諸多熱門詞匯背后的概念,比如“質(zhì)量圈”、“協(xié)同效應”以及“打破常規(guī)思考”。

拿破侖·希爾所說的“智囊團”也許在現(xiàn)代讀者看來有些怪,但在演講者每天提及的心理學術(shù)語中找不到一個更好的詞能完全囊括希爾想要表達的意思。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