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貴六歲那年的正月里,被親生父母領(lǐng)著去了隔幾個村的養(yǎng)父母家。幾個大人都搓著手,尷尬地笑。她穿著過年新買的紅棉襖,養(yǎng)母也拿出為她新買的衣裳,喃喃地說著價錢,又說請她的父母放心。
親生父母實在負擔不了四個孩子的生活和讀書費用,養(yǎng)父母家里只有一個兒子,比她大十歲,想要個女兒,雖然家境不好,但是多個孩子又算什么呢——這是養(yǎng)父的原話。
大貴從此開始了新生活。這一家的父母跟自己的父母一樣節(jié)儉、勤勞。哥哥只喜歡讀書,不喜歡講話,偶爾出去玩也從來不帶上她,幾乎就沒有正眼看過她。
這家的哥哥名字叫做大富,所以,她的名字改成了大貴,關(guān)于名字,她也并沒有多說什么。
她七歲那年,大富將去遠方讀大學,家里做了一次肉當慶祝。這是窘迫生活里的一個亮點,她吃了又吃,滿面通紅。
她始終是個沉默的女兒,不喜歡聊天,不與家人分享心事,只是安靜地看電視。家里的電視沒有安裝有線,只有中央一臺,她吃力地、歡喜地看著,后來才知道自己近視得很厲害。
九歲的時候,她的戶口問題解決了,家里也略寬裕了些,她開始上學。
很奇怪,班上的男孩子都比她小,女孩子中卻有的年紀比她還大。這也是后來才知道的,農(nóng)村重男輕女,有限的條件,優(yōu)先支持男孩子讀書,被耽誤的都是女孩子。
村里的學校,都是些民辦教師,教數(shù)學的那位老師,自己對公式概念都有點糊涂,據(jù)大富回家時說,那原是打上課鈴的校工。不知道為什么,她非常地不愿意相信。
她不能算是很乖巧的女兒吧?成績也一直不大好。但是大貴也是非常懂事的——長到六歲才被收養(yǎng)的她,不可能不知道自己不是親生,但是她卻從來沒有表現(xiàn)出來過。她似乎明白養(yǎng)父母忌諱她知道自己是養(yǎng)女,所以從來不提從前的事情,過年過節(jié)過生日都從來沒有提過要去看看原先的那一家人。時間長了也真的會慢慢忘記了一起生活的小細節(jié),當然想必她還記得有個小弟弟。
大富大學期間,寒暑假都會回家來。去了大城市讀書的他,依然還是那副樣子,不愛說話。只有一回,他在家看小說時,偶然一抬頭間發(fā)現(xiàn)她似乎在瞇著眼看電視,說了聲:“大貴是不是有點近視???”
幾天后,養(yǎng)父母帶她去趕集,在一輛自行車后座上許多眼鏡里挑了一副現(xiàn)成的,她的世界陡然清晰起來。發(fā)現(xiàn)養(yǎng)父母老了,而哥哥長得很書卷氣。
大富大學畢業(yè)后,考研沒有成功,專業(yè)成績很好但是英語沒有上線,于是留在那座大城市工作,父母很高興,兒子一個月賺的錢比他們一年還多。很快的,大富有女朋友了,是城市里的姑娘,剛讀大學,帶了回家過年。
一見之下,大貴首先是對大富的女朋友米米失望,大城市里的姑娘,原來也并不時尚,也不高,衣裳的顏色居然是灰色的,也沒有口紅——總之跟她想象的完全不一樣。當然她盡可能地控制著自己沒有明顯地流露出來。
米米喜歡笑,送給每個人很多禮物,包裝得都很精美。大貴的禮物是整套米奇的文具和一只穿粉色紗裙的芭比娃娃。大貴欣喜地收下,一直都舍不得拆開。芭比才是她心里的城市姑娘。
晚上米米跟大貴,還有養(yǎng)母三個人一起睡大床,米米睡著后總是亂動,大貴抿一抿嘴,原諒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