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要補(bǔ)充說明一下——
公元前249 年子楚接王位后,如愿得到丞相位置的呂不韋首戰(zhàn)告捷,滅了東周。這是他上任丞相后的第一個大動作。
天性慈悲的子楚并不高興,他大施仁政,“大赦罪人,修先王功臣,施德厚骨肉而布惠于民。……”又對東周,“秦不絕其祀,以陽人地賜周君,奉其祭祀”。不是個做皇帝料的面貌完完全全地顯露出來。
呂不韋見其仁慈,雖然不樂,也不多言。胸伏大志,靜觀其變,繼續(xù)推行自己的遠(yuǎn)交近攻的外交政策,集中兵力攻擊和蠶食韓、趙、魏三國。五年間,得城池七十余座。呂不韋把它們按秦國的行政劃分設(shè)置為郡縣。
他的這一做法為后來的嬴政上臺執(zhí)政掃清了來自近鄰敵國的威脅,也為后來嬴政一統(tǒng)天下放出樣板。殊不知,此乃大忌。對于秦始皇這樣剛愎自用的人,是極不愿意順別人布下的模式行事的。
呂不韋雖然看透了嬴政的小小心事,但他還是想讓嬴政順從自己的安排即按自己既定的方針路線走,這就引出了為什么要編《呂氏春秋》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