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干嘛要開會

干嗎要上班 作者:李鲆


開會似乎比工作本身更重要。

你可能不需要坐班,但肯定不會不需要開會。在工作時間里,你接電話是正常的,但在開會時,就有必要關(guān)上手機或是調(diào)至靜音,有電話進來時也最好拒絕接聽,然后發(fā)條短信過去:“對不起,我在開會,稍后會跟您聯(lián)系?!蹦阋s見一個重要客戶,但是發(fā)現(xiàn)時間和單位會議時間沖突了,你的第一反應(yīng)很可能是另行安排時間。而在開會時遲到,也是比平時工作更大的罪行:這么多人等你一個,你不覺得羞愧嗎?

生平開會無數(shù),最讓人崩潰的一次,是在某機關(guān)。早不記得那會議是什么內(nèi)容了,只記得那個會議一口氣開了六七個小時,有七八位大佬在臺上按順序講話——其實所謂講話,大半是照著講話稿念,而講話稿是事先已經(jīng)印好下發(fā)了的。可以想像一下,那會議該有多么無聊……而最可笑也最可怖的是,最大的那位大佬照著講話稿念了一個多小時后,竟然來了這么一句:“剛才那稿子是秘書科寫的,下面我自己再談幾點意見……”他這“幾點意見”又講了差不多一個小時,結(jié)果整個會議就相應(yīng)延長,到飯點兒已過、大家都已經(jīng)饑腸轆轆之時,臺上還有兩個家伙沒有講話呢……

可能就是從那時起,我開始了對會議的疑問:我們?yōu)槭裁匆_會呢?

從管理學(xué)的角度來說,開會的目的有四:發(fā)布信息、收集信息、做出決定、解決問題。有些會議肯定是有必要開的,比如某個項目該不該上,某項工作如何進行下去,有沒有好的創(chuàng)意和想法,大家坐在一起集思廣益、頭腦風(fēng)暴一番是應(yīng)該的。有些事情按常規(guī)步驟來不及決定,開一個臨時會議,統(tǒng)一思想、達成共識,也是一種靈活有效的方法。有時召開某些會議則具有激勵作用,比如總結(jié)表彰,鼓舞士氣,也需要來一個隆重的形式。還有些會議可以營造特定的氛圍,比較容易讓與會方接受決定。

按此標(biāo)準衡量,許多會議根本沒有召開的必要。比如例會,僅僅是因為到了開會的時間,就要把大家集中到一起扯淡,真是沒有比這更無聊、更荒謬的了……有時通過其他途徑,也可以達到與開會同樣的效果,比如可以用內(nèi)部郵件進行通報。有些必須召開的會議也要盡量精短,沒有必要讓許多人就同一件事反復(fù)講了又講,讓人十分生厭——但是組織會議的人可能也有苦衷:如果不讓那些大佬們講話,他們可能會不高興,會覺得自己沒有地位,不被重視。這也真是沒辦法的事……

我的一位朋友辭職做了SOHO。他得意洋洋地說,做SOHO最大的好處就是,從此再也不用開會了。但他剛說了這話沒多久,就有客戶提出,要和他開一個三方視頻會議。

這哥們兒當(dāng)時就抓狂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