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彭德懷(3)

毛澤東和他的高參們 作者:顧保孜


他這句話堵住了我的思路,我不知道如何才是。然而我心中卻在盤算:一個領導干部,作為八路軍副總司令,前方總指揮,即使有了錯誤,而且也并非全錯,現在對自己的思想已作了檢討,承認了錯誤,承擔了責任,并且是在這樣的大會上,向全黨、全軍公開作了自我批評,也就夠可以的了。

大概主席從我的表情上察覺到了我的心思,于是又補充了兩句:“此人剛愎自用,目空一切。”這個話題沒有再說下去,慢慢地轉變了話題。

所以“七大”閉幕后,中央軍委召開座談會繼續(xù)批評彭總不是偶然的。

主席認為彭總高傲……

然而,這一切并沒有影響到毛澤東與彭德懷之間幾十年生死與共的戰(zhàn)友情誼,每逢大軍壓境、戰(zhàn)局陡險的關鍵時刻,毛澤東總是充分信任彭德懷,委以重任,讓他獨當一面,指揮一切。而彭德懷亦不因挨批而沮喪,不因重用而激動,仍然同過去一樣兢兢業(yè)業(yè)地工作。

青化砭、蟠龍、羊馬河戰(zhàn)役,三戰(zhàn)三捷。這是彭德懷軍事生涯中最得意的時期之一。毛澤東說:“陜北問題不解決,我絕不過黃河!”

在彭德懷走馬上任總參謀長之時,正是中國革命的關鍵時刻,雖然中國共產黨團結中國人民經歷八年的艱苦奮戰(zhàn),剛剛趕走了日本鬼子,全國上下都為之歡欣鼓舞,但是籠罩在中國共產黨人頭上的烏云卻未散。此時,躲在山上的蔣介石猶如餓狼,就要下山搶奪勝利的果實了。

戰(zhàn)后的中國人民渴望和平,渴望安定,而蔣介石卻要發(fā)動內戰(zhàn),想用武力消滅中共軍隊和政權。但因他在抗日戰(zhàn)爭中采取保存實力的逃跑方針,使其軍隊散布在西南大后方,蔣軍軍事準備不足,一貫致力于剿共的蔣介石突然180度大轉彎,連續(xù)三次致電毛澤東,表示極愿與毛澤東和談,共同建國。他先撥好了自己的算盤:你來談,好,我有更多時間用美國人的飛機、軍艦送部隊去東北;不來談,也好,等仗打起來后別怪我?guī)煶鰺o名。據蔣介石估計,毛澤東不會去談。

毛澤東心里當然明白,多年的老對手了:你打三封電報,很催人,不過裝裝樣子,收買人心,我偏要去,你有兩手,我也有兩手。這叫以革命的兩手反對反革命的兩手。1945年8月25日,中共中央決定毛澤東、周恩來、王若飛等去重慶,他們乘坐赫爾利、張治中前來迎接的飛機于28日抵達重慶九龍坡機場。毛澤東下飛機時,身穿樸素的灰色制服,頭戴一頂遮陽帽,邊走邊向人們揮手。

“毛澤東的到來,使整個重慶改觀,不只是在表面上,即在人民的心理上也起了劇烈的變化……大家認為毛澤東的到來,是民主中國的曙光……”這是《華西晚報》的報道。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