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人建成的,是前無古人的“人民社會”,它超越了西方的“市民社會”;中國共產黨人建立的,是人民民主,它超越了一般意義上的選舉民主。
即使在黨犯了錯誤--包括“文化大革命”這種錯誤的時候,中國人民之所以還是相信黨、堅定不移地跟共產黨走,就是因為中國人民相信:作為國家的主人、革命的主體,共產黨的旗幟上的每一片光彩,也就是每個中國人的光彩,而作為國家的主人、作為革命的主體,黨犯的每一個錯誤,也并不僅僅是共產黨自身的錯誤和失誤,而是每個中國人人人都有份。
諷刺的是,在當今精英們“民主”、“憲政”的高調里,“人民”往往在“民粹”的釋義里成了貶義詞;在他們設計的“公民社會”中,底層人民群眾和人民政府成了反義詞。既然漠視人民,那又何談民主?即使確有“文化大革命”時代群眾專制、群氓哄起,即使確有現時代“公德淪喪”的悲哀,但倘若睜了眼睛看,任何不持偏見者,都不能不承認:在中國的普通百姓身上,始終肩負著民族的希望,忍辱負重、勤勞善良的中國勞苦大眾,在面對地震、洪水的奮勇救災中,表現出的同?共苦的毅力、救苦救難的情懷,感天動地、氣壯山河。歷史反復證明,也只有他們才能在實踐中去不斷發(fā)現、發(fā)明新的民主形式。
法制即是民主,這是個基本的誤解。因為民主的標志,乃是人民成為法律的制定者和社會的主人。而當天下大事、國家大事成為少數精英、專家和治理者的私事,當“為人民公天下”成為官面文章,實則卻是回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封建主義老路,那么,即使干部再辛苦、再操勞、再敬業(yè),人民群眾依然還是會困惑不滿、依然還是會怨聲載道,而這就是由于人民群眾的主人翁意識被削弱,即他們不再心悅誠服?相信:國家者我們的國家,天下者我們的天下;他們不再相信:黨旗上的每一片光彩、黨的每一個失誤,對每一個中國人而言,皆是人人有份的。甚而是相反--遇事皆把好處留給自己,而把一切問題推給國家、留給政府、推給黨。
思想政治工作是黨的生命線。這句話的核心就是指:必須深入基層、組織和教育基層人民,而并不是去教育精英,更不是以“市場放任”的名義,把關乎千家萬戶、生老病死的基層事務,“承包”給各類營利性組織、“公民社會”、“贏利型經紀”。我們黨90年奮斗的歷程表明:凡把思想政治教育、思想路線問題的討論放在基層,凡是思想路線在普通勞動者中普及、展開的時候,我們的事業(yè)就會成功、就會興旺發(fā)達,相反,凡思想政治路線與基層脫節(jié)的時候,我們的事業(yè)一定會遇到挫折乃至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