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玩法三:正正經(jīng)經(jīng)玩促銷(13)

玩法變了:淘寶賣家運贏弱品牌時代 作者:胖胡斐


比如我們上面說過的那些,都可以很簡單地套用這個公式。只要買滿99元,就能用2元錢換3雙襪子;只要買2件,就是特價……

我們還會發(fā)現(xiàn),“只要”、“就能”和“還能”之間,側(cè)重點有很大不同。

“只要……”,說的是商家的利益,是我們想獲得的東西,在消費者看來,這個是條件。也就是商家的促銷目的,如果是增加客單價,那就是買滿xxx,而且是最直接的和消費者相關(guān)的條件。我們會發(fā)現(xiàn),這個條件,需要略高于消費者現(xiàn)在能達到的狀態(tài),不能太高。太高,消費者不會做多的努力,因為達不到,這個條件屬于消費者“跳一跳能夠著”的那種。比如現(xiàn)在客單價是100元,你說滿120元就能如何,消費者會覺得多花不了太多錢,也就會努力湊夠20元;但是如果說滿400元就如何,消費者會覺得“神經(jīng)病”。有關(guān)這個我們后面會詳細說。

“就能……”,這是消費者的利益,是商家需要付出的條件。好玩的是,消費者一般會先看到這個,消費者的閱讀順序是“就能”-“只要”。這個利益很重要,決定了消費者會不會為之努力。下面每一種促銷方式我們都會用這個格式來講。

“還能……”,是一個附加條件,可以沒有。通常在“就能……”部分不夠強大時可以用到,可以理解成對促銷的促銷。簡單的促銷大都沒有這么復(fù)雜。通常,“還能……”部分也有相應(yīng)的條件,用于區(qū)分一些客戶。比如“只要買滿100元就能返回20元,如果是金卡會員,還能再返10元。”

說到這里,有沒有發(fā)現(xiàn),對消費者的“促銷”,其實就可以理解成“用某種條件,要求消費者做更多事,最終達到促進銷售的結(jié)果的過程?!?/p>

而這里說的“只要”、“就能”、“還能”,就是我們的促銷策略。

在選擇主要的策略之前,問問自己,賣的什么東西?賣給誰?買的是什么人?他們對什么促銷比較敏感?舉個例子,賣藥的就不能買一贈一吧?賣給小孩的東西,贈品可以是小孩用的,也可以是大人用的,而且后者效果會好,因為是大人買東西。一個賣家賣牛肉干,拿到了品牌工廠的贈品,500個很漂亮的杯子,打出促銷“買牛肉干滿30元送杯子”,看上去不錯吧?結(jié)果一個月下來,杯子基本沒送掉,因為經(jīng)常出現(xiàn)加了杯子,包裹就超重,買家往往就說不要贈品了,或者買家提出來,拿贈品換牛肉干。這就是買家對你的促銷不敏感。

在我們學(xué)會游刃有余地選擇促銷方式時,了解每種促銷方式,每一種“招式”的特點和精要,就很重要了。

下面我們詳細說幾種常見的促銷方式。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