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狂的日記
2007.11.16
我是在90年代上的大學,若是讓我選出校園生活中印象最深刻的回憶,腦中自然會浮現(xiàn)出長椅。我所就讀的大學,既沒有鋪著綠茵茵的草地,也不是那種有開闊的廣場的浪漫校園。朋友們之間會開玩笑說“我不是幫你鋪了草地進來了嘛!”,也是因為校園內(nèi)沒有草地的緣故。
或許正因如此,校園內(nèi)長椅隨處可見。不過,雖然各自的長椅區(qū)域并不是有誰來規(guī)定的,但私底下每一個系都存在著自己的專區(qū)。穿過校門上個坡,就會看見工學院,因此那前方坐著的主要是工學院的學生。再過去一點,接近文獻館的話,則是第二區(qū),屬于美術(shù)學院的長椅。雖然美術(shù)學院現(xiàn)在搬到造型館附近,但那里依舊是屬于美術(shù)學院的地盤。
經(jīng)常在跟同系的朋友們坐的長椅區(qū)玩慣了,若是坐到其他長椅,則會有種莫名的尷尬。雖然我讀的視覺設(shè)計系很特別,但是我非常喜歡這種文化。即使同為美術(shù)學院的長椅,但有另外屬于我跟朋友的區(qū)域,說不定正因如此,才使彼此間的關(guān)系更為緊密。
不需特地約時間,只要去到長椅處,就能夠見到朋友們及前后輩們。約了時間也無需煩惱。尤其是那些不常來學校,或是常常曠課,要見上一面都很難的朋友們,只要去長椅區(qū)就能找到他們,這種荒唐的情況時有發(fā)生。
當然像這種長椅文化的核心就是隨時都有咖啡自動販賣機。像這種時候,只要一百元的硬幣就能在自動販賣機買到的咖啡,其便宜的價格,就算是讓前輩請一杯或是請后輩喝一杯,也不會覺得有什么大負擔。據(jù)說有些人即使畢業(yè)之后,只要到學校附近,就會順路去喝杯自動販賣機的咖啡再走。(若說那個人就是我的話,不知為什么顯得有點凄涼,姑且當成大多數(shù)人都會做的事)。現(xiàn)在像過去一樣坐在長椅上,就算幾乎沒有熟悉的臉孔,或許是對校園的思念,也可能是懷念故人。經(jīng)常去那里的話,似乎會遇見熟人,這樣的期待也不知不覺地涌現(xiàn)。
最近外賣咖啡很受歡迎,但是像學校長椅這種地方,不知何故就必然會想到自動販賣機的咖啡!不僅是我,在心靈深處,誰都有一個像這樣充滿回憶的場所。那個地方可能是常跟前男友約會的公園,或是曠工聊天的公司樓頂。這種地方不知為何就是不適合奢華的咖啡。用小紙杯裝的一杯微甜牛奶咖啡就很足夠了。
特別是下雨的午后,在人煙稀少的閑靜之地,看著外面的風景,所喝的自動販賣機的咖啡的口感,簡直是充滿了幻想?;蛟S是因為,只要是下雨天就不知不覺變郁悶的那一瞬間微妙的心情,因咖啡的香甜而得到溫暖的慰藉。
Today‘s coffee
咖啡自動販賣機自然不添加的原味,不僅溫暖了我的心,還讓我想要更多。
——文化評論家 Scott Bergeson
Method 即溶咖啡 / coffee 牛奶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