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需求理論(2)

現(xiàn)在就開始學習經(jīng)濟知識 作者:(韓)崔津基


 

需求的價格彈性

購買某一價格水平的商品和服務(wù)的總量,被稱為“需求量”。舉例來講,1克黃金為4萬韓元,如果全韓國有1 000克,那么這1 000克就是這一價格水平的需求量。那么對需求量影響最大的因素是什么呢?

每周六下午,敏姬都會從打折超市買好一周的食物和生活用品。有一次,她發(fā)現(xiàn)了打5折的名牌牙膏,但是她一開始并沒有購買牙膏的計劃,但是因為牙膏比平時便宜很多,她就一下了買了5盒。從敏姬的例子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決定某種商品需求量最重要的因素是價格。

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其價格越高,需求量就會越少;相反,價格降低了,需求量就會增加。在經(jīng)濟學中,其他條件相同時,如果某種商品的價格上調(diào),其需求量就會減少,這就是需求法則。

日均是某紀念品連鎖店的老板,他會根據(jù)不同價格確定紀念品的購買數(shù)量,組合式圣誕樹也不例外。

圣誕樹的需求曲線圖中,是日均根據(jù)價格整理出的圣誕樹的需求量。按照經(jīng)濟學的慣例,在需求圖中,豎軸是價格,橫軸是需求量。

日均在圣誕樹的價格是10 000韓元的時候,買了4 000棵。價格降了50%時,購買量可以增加到9 000棵;價格漲到15 000韓元時,購買量就減少到3 000棵。

如果說各自的價格和需求量相符,就會出現(xiàn)價格越高而需求量減少的情況。顯示某種商品的價格和需求量之間的關(guān)系圖叫做需求曲線圖。

不同商品的表現(xiàn)可能會有所不同,但是一般商品都不會違背需求法則。即使這樣,也不是所有的商品都會遵循需求法則。價格上漲,需求就會減少,但是也有增加的例子,也有因為價格下跌而需求減少的商品。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