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節(jié) 三大次第,沒有高低

國學與太極拳:中國人必修的文武之道 作者:藍晟


智勇太極學認為,“煉己筑基,祛病強身”,“神意主宰,上善若水”,“圓覺神明,架虛摸空”這三大次第,用一套太極拳不好概括之——也因之,智勇太極拳并不過多地去編創(chuàng)更多拳架,而是如恩師王壯弘先生所言:學練太極拳是為了體悟太極拳真諦,這個過程,可以借一套、兩套拳架來用,甚至自己編一套拳架,但是拳架不是真理,而是過河之筏。

這個過河之筏,智勇太極學用三個次第和境界來劃分之、來實現之:

內功境界——以內功太極拳及松腰太極拳和儒家為主的參照系來實現之。

水性境界——以水性太極拳和道家為主的參照系來實現之。

圓覺境界——以圓覺太極拳和佛家為主的參照系來實現之。

這三個境界,必須以見相破相的勇氣來“舍得”,有舍才有得,得到就是為了放下,最終實現的目標是舍無可舍,得無可得,正如《圓覺經》所云“成道亦無得”。

其實,并不需要通讀很多經典,哪怕僅僅知曉幾句,如果能按照這幾句實修;哪怕國學經典沒有讀過,如果能開悟,你的一言一行,都是國學經典所要表述的內容,好像經典生來就是為了來印證你一般。

其實,儒、道、佛沒有高低之分,乃語境、環(huán)境、門路不同,進去了,皆是一也,都是不立文字,言無可言,無用之大用,然而,不以文觀(關照、體察、覺照)身心,則不易進入太極境界。

其實,內功太極拳及松腰太極拳、水性太極拳、圓覺太極拳都可透進去,從哪一個都可入門,沒有高低之分,只是筆者認為,這樣的修煉次第,更便捷一些而已。

筆者不是老師、宗師、大師,而是傳遞這種真諦的中介、引導者、啟蒙者。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