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時候,珍寶已經(jīng)考上大學(xué),開始勤工儉學(xué),一切生活費用不再依靠家里,說話開始有聲音。
暑假回來,看到已經(jīng)生出華發(fā)的父母為錢四處看人眼色,感到可憐而可悲,苦口婆心勸說父母:“兒孫自有兒孫福,讓哥哥自己尋找出路,真想做事,逼到死角,自己會站起來想辦法?!?/p>
但父母哪里舍得,兒子就是他們的命。
也是從那時起,珍寶開始對家里失望。
她在外地讀大學(xué),后來索性暑假寒假都用來打工,回家的時間越來越少,小小年紀,拜生活所賜,她比同齡人成長得都快。
從小至大,嘉寶第一次收生日禮物,是在14歲那一年,因此,記憶永久地固定了下來。
經(jīng)濟獨立了的珍寶從另一個城市郵寄給她的生日禮物是:她夢寐以求的畫夾和畫筆。
收到禮物,嘉寶感動得數(shù)次落淚。
老師曾經(jīng)三番五次試圖說服她的父母:嘉寶有繪畫的天賦,努力培養(yǎng),前途未可定量。
可是,她的父母首先想到的是昂貴的專業(yè)培訓(xùn)費,他們不愿意相信老師的預(yù)言。
老師數(shù)次深深嘆息。
嘉寶不是沒有情緒,也不是不曾反抗,可是,那個家哪里有她的聲音?
少年的嘉寶充滿了無力感和虛弱感,很多年后,嘉寶以為,這種無力感就是她日后一直試圖尋找存在感的根源。
畢竟年輕,很容易充滿希望。那時,嘉寶看見姐姐靠自己的力量開始支配生活,突然覺得事情有了出路。
她熱切地盼望長大,“長大”成為一切事情的出口。
18歲那一年,她以為夢想成真。
那一年,嘉寶以全市第一名的成績考上名校,一時成為整個街道的傳奇。
人們議論紛紛。
“從小就靈氣逼人,果然是。”
“電視臺要來采訪小姑娘了,那么漂亮的小姑娘,成績竟然那么好。”
“想不到我們這樣的街道,也能飛出金鳳凰?!?/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