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警察們對阿堅的贈酒只是略顯驚訝然后欣然接受的話,那么JJ迪廳的小姐們對此則充滿戒備、疑心重重。通常一桌濃妝艷抹埋頭暴撮的小姐(她們的吃相大多不雅,讓人想起狼吞虎咽、生撕活剝這類詞),面對服務員端上來的“那桌大哥送的”啤酒或可樂,先是停了手中的活計,然后齊刷刷扭過頭來,有的姑娘嘴中還含著半口菜,她們的神情在一秒鐘之內(nèi)從愣神到疑惑再到尷尬飛速過度,然后其中一個經(jīng)過些世面的姑娘會硬著頭皮說聲謝謝,阿堅抬手示意“慢用”,另一只手端起酒杯本想狂飲進一步示意,小姐們卻早早收回眼神埋頭“慢用”了(她們明顯放慢了進食速度,我想她們原本旺盛的胃口被阿堅敗了一半),阿堅也只得不咸不淡地自喝一口。
也有比較放得開的小姐,我曾被幾個東北大丫頭灌暈過;我們還碰到過一個媽咪級的人物,30歲左右,眉毛被拔光后重新紋成一條細線,身材倒是嬌小,她的名片上寫著某某夜總會領班,她總是后半夜兩三點來,并且常帶兩個女孩,兩個女孩長得一般,也不太會打扮,像是初入風塵,與她們狂喝過幾回,這姐仨話不多,喝起酒來卻著實了得,跟我們一杯一杯對著干,從不推脫,如果后半夜我們還沒大醉,但只要碰到這仨女的,則必喝到失憶,所以跟這仨喝酒除了對著干杯沒留下別的印像。
女的到底能不能喝?我知道兩種截然不同的說法。一種是民間說法:女人天生四兩酒,意思是女人能喝;另一種是我從報紙上看到的醫(yī)學說法,大意是說女人代謝酒精的能力比男人低,這與女人身體中脂肪比例比男人高有關,怎么個有關法我忘了。
現(xiàn)實中的情況當然是,女的不如男的能喝,喝酒的女的比喝酒的男的要少得多。我想這肯定不是女性代謝酒精能力差造成的,差也差不出這樣的現(xiàn)狀,這顯然是文化使然,我們的主流文化是不鼓勵婦女喝酒的,這也就是為什么,在那些不知主流文化為何物的婦女中間,比如邊遠山區(qū)那些大字不識一個的老太太們,比如某些少數(shù)民族婦女,她們喝起酒來如同家常便飯,我在農(nóng)村就碰到過喝得醉醺醺的老太太,很可愛。
另一個極端,在那些反主流文化的婦女中間,比如女流氓或所謂藝術女性,在她們這兒,喝酒的比例也陡然增高,寫《情人》的那個瑪格麗特·杜拉斯算代表人物之一吧,“女人天生四兩酒”,說的大概就是這路女俠,男的跟這路女俠喝酒,由于頭腦中根深蒂固的男權思維作怪,往往容易不拿人家當回事,你小杯我大杯你一杯我兩杯,結果就很容易被她們灌翻,正所謂“喝下了一杯自釀的苦酒”,灌翻之后會想不通,于是只得歸結為女人天生就有量,其實細察,她們的酒量也就一般。
還有一種女的,出于工作需要,也能喝,比如上面說到的那姐仨,再比如女秘書,女辦公室主任,女處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