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不冷場,除了自己平時多學習,讓自己的知識豐富一些,以便和別人聊天時談資多一些外,最重要的是認真聽別人說話,將別人看在眼里,放在心上,這樣,你才能知道對方在說什么,才會把話插得自然、恰到好處。
周末,某衛(wèi)視正在播放一檔求職節(jié)目,口口正處于找工作的時期,忍不住鎖定了這個節(jié)目,偎在沙發(fā)上認真地看了起來。
臺上是主持人和一名求職者,臺下是觀眾和12名Boss團的成員(由各個企業(yè)的老板們組成)。求職者講述了自己求職屢次失敗的經歷,引起了觀眾們的強烈同情。一名企業(yè)的老總忍不住發(fā)言,他以自己多年的職場經驗,真誠地告訴臺上的求職者在求職時應該如何如何,可謂是字字珠璣。旁邊的老總們以及臺下的觀眾朋友都頻頻點頭,感覺這位善良的老總講得很實在。
但是,這時候,臺上的求職者說了一句話:“您剛才說的,其實我都知道。我也是那樣想的。”
那位善良的老總呆住了,這該如何接下去呢?只好悻悻地放下話筒,不說話了。現場氣氛一時間很尷尬,就連電視機前的口口也感覺到渾身冷?。∪滩蛔≌f:“冷場王!真可惡。”
“冷場王”往往身懷絕技,就像《笑傲江湖》中東方不敗會使用絕技“葵花寶典”一樣,“冷場王”的絕技也能一招致命。
本來朋友們很熱鬧地聊天,他一插話,結果沒人說話了;
比如說在聊天群里大家聊得正開心,他一進來,就沒人回應了;
貼吧中某個很高的帖子,他一回復,那個帖基本就沒有人再回復了,而他自己發(fā)的帖基本上是零回復,直接沉入大海。
“冷場王”的“葵花寶典”真是太厲害了!
在一次記者采訪的時候,臺灣著名主持人蔡康永被問道:“你采訪過的人已經很多很多了,那么,你最不愿意采訪的是什么樣的人?”蔡康永坦白地說,自己最害怕采訪那些說話常常冷場的人。如果嘉賓是一個很會說話的人,主持人就會很輕松,不必一味地去找話題,因為往往一個話題就會聊得大家興高采烈,而一個話題結束后,馬上就會有另一個話題。但是,如果嘉賓是一個“冷場王”的話,主持人就會很累,因為嘉賓的很多話讓人接不下去,你需要隨時準備制造下一個話題。
沒有人會喜歡和“冷場王”聊天,因為和他聊天你會很累,你興致勃勃地在說話,然后滿懷期待地等他的回應,他要么接上一句風馬牛不相及的話,要么一頭霧水地看著你,好像不懂你在說什么,如果再像上面提到的那位“求職者”一樣給你當頭來一盆冷水,我想你以后見了他一定會躲得遠遠的。
說話不冷場,除了自己平時多學習,讓自己的知識豐富一些,以便和別人聊天時談資多一些外,最重要的是認真聽別人說話,將別人看在眼里,放在心上,這樣,你才能知道對方在說什么,才會把話插得自然、恰到好處。
當然,聊天時把別人看在眼里并不是要你目不轉睛地盯著別人,很多口才書會告訴你聽別人說話時要看別人的眼睛,可是看有很多種,“端詳”、“審視”、“注意”、“望著”、“注視”等,都有看的意思,但分寸不同。如果你目不轉睛地盯著別人的眼睛,別人可能會在心里冒冷汗,擔心自己是不是臉上有什么不對。
和朋友在一起聚會、聊天,多注意別人,將別人放在心上。比如,點餐的時候,川菜要多辣呢?看看別人是不是在皺眉;別人對自己去過的某個地方很喜愛,不妨多向他討教一下當地的風俗和趣事;這樣,聊天的氣氛才會很融洽,才會讓每個人都有那種“如沐春風”的感覺。這樣的話,這次聚會還沒有結束,別人就會在心里想下次約你的時間了。
當然,如果你還是擔心自己聊天冷場,那就準備幾個冷笑話好了。冷笑話不是更冷嗎?!當然不是,笑話雖然是冷笑話,可是卻能使聊天的氣氛變得熱烈!如果你一定需要有一個稱謂的話,“冷笑話王”總比“冷場王”強得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