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節(jié):最好的人生在路上(8)

最好的人生在路上 作者:王紫綾


一起去雪山

出發(fā)前,先生在網(wǎng)絡上搜尋關于牛背山的所有資料,一下子否決了我的決定。由于去牛背山是五十年代的礦石路,50公里的山路,正常的情況之下,也要四個半小時才能到達。周圍沒有朋友去過,前路一片未知,我也尊重了先生的決定,將與小璦一起出行的牛背山計劃改為四川阿壩州的四姑娘山。這是一條2008年汶川大地震受災最為嚴重的路線。帶孩子重走當時的生命線。

成都出發(fā)去映秀,是平坦的都汶高速,從映秀分路后,道路開始崎嶇不平,碩大的石頭在山間搖搖欲墜。

2009年的隆冬,我曾走過這條路線到過四姑娘山,所以我已經(jīng)有了心理準備。孩子第一次看見滿目蒼夷的大山,才知道那是地震所導致。

回憶起2008年的那天,剛一歲一個月零一天的小璦,在媽媽的懷抱中,沖出搖晃的屋子。進行了長達十來天的帳篷生活,東奔西走,只為了躲避地震。

道路顛簸又蜿蜒曲折,小璦出現(xiàn)了暈車,不斷嘔吐。只要到達地勢相對安全的地方,我就讓她出車透透風,也拿出橘子皮讓她嗅嗅,緩解不適。躺在我懷里的小姑娘依舊很懂事地說:“媽媽,沒事,是剛才吃多了,你下次給我少吃點吧”。我說:“好吧,下次媽媽一定注意了。”

車過海拔4130米的巴郎山口時,天上下起了鵝毛大雪。這可樂壞了她,在漫天飛舞的雪花里,她央求媽媽給她抓一朵完整的雪花,這可把我難住了,雪花落地的瞬間就融化成了水,我便帶她爬上更高一點的山坡,在冰冷的泥土上等待雪片親吻大地的那一瞬間。

地震后,因為道路不通,游客減少,四姑娘山景區(qū)的酒店倒閉了很多。日隆鎮(zhèn)上唯一一家四星級酒店也客滿,我們只能在藏民的客棧里住宿,開始兩天一夜的旅程。

在雙橋溝的雪山草地前,小璦第一次看見了雪山牦牛,認識了自己喜歡的沙棘果的樣子,也實現(xiàn)了出發(fā)前的小愿望——堆雪人。這是小璦人生中第一次堆雪人,巍峨的雪山下,一個身著紅色羽絨服的孩子,認真地抓起一把又一把的冰雪,和媽媽一起完成了一個大大的雪人。陽光下,孩子的笑臉比正午的陽光更加燦爛。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