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在移筆描述布納地區(qū)日軍士兵們的奮戰(zhàn)前,必須再好好說說麥克阿瑟將軍在開始反攻前,如何慎重地做好了準備工作,又如何激勵起美軍士兵的斗志。因為作者認為,如果不這樣對比一下,則無法讓讀者體會到日本中央的大意與錯覺對整個戰(zhàn)爭產(chǎn)生的影響,同時想要告訴讀者,戰(zhàn)爭給參戰(zhàn)士兵,無論是哪一方士兵,帶來的艱苦。
關于麥克阿瑟從菲律賓的科雷吉多爾島逃到澳洲時的情況,他在自己的回憶錄中這樣寫道:
“當天晚上,澳洲首相及議員們?yōu)槲遗e辦了盛大的晚宴,席間我發(fā)表了演講:
“‘澳大利亞全國上下對我的熱烈歡迎,使我深受感動。雖然我深知貴國對所有訪問者都非常熱情,但我做夢都想不到,自己竟然會得到如此熱烈的歡迎。(中略)我現(xiàn)在在這里與各位共商大計,正是我們美澳兩國團結一致的最好證明。作為永遠反對德國法西斯、崇尚個人自由、偉大十字軍的一名軍人,我來到這里。我堅信,我們必將取得最后的勝利。為了維護正義,我?guī)е杂墒澜畿娙说囊?guī)章和永不言敗的精神,今夜與諸位共商大計。
“我們只有勝利或是死亡這兩個選擇,我偉大的祖國是我們強大的后盾。我發(fā)誓,為了取得最后的勝利,我愿意獻上我最后的一滴鮮血?!?
“(中略)目睹了香港失陷、泰國和馬來被日軍占領,澳大利亞的國民頗受震動?,F(xiàn)在,日本軍又占領了拉包爾和所羅門群島北部,對澳大利亞的威脅越來越大。
“現(xiàn)在美軍的計劃非常明顯。日軍要占領新幾內亞,攻擊澳大利亞,掐斷澳洲和美國之間的生命線。
“我建議,澳大利亞軍放棄現(xiàn)在的計劃(破壞澳洲北部的工場設施和港灣設施,使日軍無法在當?shù)匦拚b備船只)‘把澳洲的防衛(wèi)線推到新幾內亞東部,以險峻的歐文斯坦利山脈為憑依,消滅來犯的日軍。也就是說,把澳大利亞的防衛(wèi)線修筑在國境線之外。如果能取得成功,不但可以避免澳大利亞被日本侵略,我們還可以從守勢轉為攻勢,先發(fā)制人開始反攻。(下略)”
麥克阿瑟將軍剛剛逃到澳洲,便從各個方面進行了認真的研究分析,制訂了慎重的作戰(zhàn)計劃。而且麥克阿瑟將軍還仔細觀察了新幾內亞的風土人情和戰(zhàn)場的實地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