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型戰(zhàn)壕內有許多射擊死角,突擊組的火力優(yōu)勢發(fā)揮不出來,殘余的日軍就躲在那里死守不退,雙方一時僵持不下。大楊一看強攻不成,立即讓火焰噴射器手頭前開路,利用火焰的折射消滅死角里的日軍。這一招果然管用,熾熱的火焰折射入死角,馬上便有全身冒火的日軍跑出來,發(fā)出不似人聲的慘叫。
日軍被燒得辨不清方向,徑直朝突擊組沖來,當場被亂槍擊斃。尸身倒地后仍在燃燒,發(fā)出刺鼻的焦臭味。突擊組跨過日軍的尸體,繼續(xù)攻擊前進,各式武器相互配合,殺得日軍不斷后退,逐漸逼近通往第二道防線的交通壕。殘存的日軍不再后退,開始殊死抵抗,接連發(fā)起自殺式的進攻,阻止突擊組靠近交通壕。
火焰噴射器再度發(fā)揮出強大的威力,連續(xù)進行了幾次短促的噴射,把拼死沖殺過來的日軍燒得體無完膚,軍服溶化,皮肉剝離,慘不忍睹。其他日軍見強攻不成,立即跳出戰(zhàn)壕,想從兩側包抄突擊組。大楊馬上組織大家實施火力攔阻,盡情施展半自動武器的近戰(zhàn)優(yōu)勢,子彈噴射如雨,片刻間就把十幾名跳出戰(zhàn)壕的日軍射翻在地。
皮火生走在突擊組的后面,沒有參加火力攔阻,而是將狙擊步槍對準通往日軍第二道防線的交通壕,靜待鬼子援兵的出現(xiàn)。此處的日軍死守交通壕,目的自然是在等援兵的到來,他的任務就是攔阻鬼子的增援部隊,不能讓他們順利通過交通壕與此處的殘余日軍會合。
交通壕也曲折如“Z”字,狹窄僅容兩人并行,壕壁同樣用圓木進行了加固,防止被炮火轟塌。大楊率領突擊組逐漸迫近了交通壕的入口,殘存的日軍已不多,手上也沒有什么重武器,無法阻擊突擊組靠近,完全是在絕望地抵抗。日軍已然沒有力量發(fā)動反擊了,只能靠投擲91式手雷來阻止突擊組接近,但手雷在曲折的戰(zhàn)壕內爆炸,其殺傷力要大打折扣,對突擊組的威脅不大。
突擊組也針鋒相對地投擲美式MKⅡ型手雷進行還擊,數(shù)量卻遠比日軍的多,比例為三比一,炸得日軍不得不躲進交通壕掩蔽。持續(xù)不斷的爆炸聲中,突擊組奮勇前沖,成功占據了交通壕的入口,并趁勢突入,把殘余的日軍不斷往里趕。交通壕對敵我雙方都非常重要,誰先搶占誰就能掌握主動權,因此成為交戰(zhàn)雙方爭奪的焦點。
皮火生并未隨突擊組一同攻擊前進,耐心地留在后面,從側方監(jiān)視交通壕內的動靜,準備隨時打擊增援而來的日軍。M1903A4式狙擊步槍的金屬瞄具已被卸掉,為的是不影響安裝較低矮的光學瞄準鏡的使用,因此不適合近戰(zhàn),太靠前就失去了應有作用,保持一定的距離最好。但此刻戰(zhàn)場的態(tài)勢已是犬牙交錯,隨時隨地都可能發(fā)生遭遇戰(zhàn)。
為防萬一,他已經將配發(fā)的美式M1911A1型軍用手槍從M1916型皮質髖部槍套中取出,子彈上膛,關好保險,斜插在腰間的M1923型腰帶式子彈帶上,如此便可在最短的時間內拔槍射擊。該槍的槍把底部有一個保險環(huán),上面拴著槍繩,而槍繩的另一頭則被皮火生套在脖子上,這樣做可以防止手槍在戰(zhàn)斗中掉落丟失。
美式M1911A1型軍用手槍的口徑為0.45英寸(11.43毫米),彈匣容量七發(fā),有效射程五十米。此槍的尺寸較大,不太適合手型較小的亞洲人握持,但它具有很強的殺傷力,停止作用好,是一款優(yōu)秀的近戰(zhàn)利器。美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就裝備了此槍的早期型號,表現(xiàn)也相當出色,美軍士兵都親切的稱其為“點四五”。
正當突擊組全力清剿退入交通壕的殘余日軍時,鬼子援兵出現(xiàn)了,約有二十多人,排成一行,順著交通壕低頭急行。皮火生立刻據槍瞄準,槍口隨著日軍緩緩移動,瞄準鏡鎖定排頭兵。排頭兵的身體躲在戰(zhàn)壕里,頭上戴著鋼盔,移動速度很快,不太好瞄準。仍在交通壕入口處附近抵抗突擊組的鬼子們,此時也發(fā)現(xiàn)有援兵前來增援,低落的士氣又重新高漲起來,開始死戰(zhàn)不退,據守在角落里等待援兵到來。
大楊再調火焰噴射器手上前助攻,燒殺頑抗的日軍,其他人做好隨后跟進的準備,徹底消滅這股難纏的日軍。但日軍這次學聰明了,不再躲在死角里抵抗,而是與突擊組保持一定的距離,等火焰噴過后,立刻返回原地,用九九式輕機槍封鎖突擊組的進攻路線,有效地壓制住突擊組攻擊。
輕機槍子彈擊中壕壁上的圓木,濺起陣陣木屑,飄落于地。突擊組連沖了幾次,都被日軍的輕機槍給打退了,傷了四五個人,進攻受阻。日軍輕機槍手的位置選得很好,火焰的折射燒不到他,想要直射就會暴露在機槍的火力下,雙方僵持住了。大楊情急之下,也顧不上危險,帶了兩個人跳出交通壕,想包抄過去消滅日軍輕機槍手。但他們剛一跳出交通壕,馬上就被遠處的日軍火力點發(fā)現(xiàn),兇猛的掃射隨之而來,一人當場陣亡,大楊和另一人被迫重新跳回交通壕,計劃失敗。
皮火生知道大楊他們進攻受阻,可自己也幫不上什么忙,日軍輕機槍手是趴在交通壕內射擊的,狙擊步槍根本瞄不到。他現(xiàn)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盡全力阻擊鬼子的援兵靠近,為大楊他們消滅殘敵爭取時間。他清楚此時的戰(zhàn)況很危急,可作為一名狙擊手,自己必須保持冷靜,不然非但幫不了大楊他們,恐怕自身也會陷入險境。
皮火生一連做了幾個深呼吸,讓心跳保持在正常的速率上,然后全神貫注地盯緊目標,務必做到一擊必殺。按照以往的經驗,射擊移動目標需要計算提前量,但這次他卻放棄了慣常的做法,決定采取利用參照物的方法來狙殺目標。所謂的“參照物”,也就是在鬼子援兵的行進路線上選擇一個點,等待目標進入該點的剎那開槍狙殺,雖有點守株待兔的味道,但這需要超人的反應和一流的射擊技能。
“Z”型交通壕內有不少轉彎,鬼子援兵經過時,行進速度會減慢,絕佳的狙殺機會。皮火生選擇了一處彎角作為狙擊參照物,眼睛湊到瞄準鏡的目鏡前,手指扣住扳機,心如止水,靜待目標出現(xiàn)。目標經過彎角的時間不會超過一秒,這對他的反應能力是一個考驗,絕不能有絲毫的遲疑,機會稍縱即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