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林漫步】
禪宗要求人們“活在當下”,即面對任何事情時都能保持一顆清明而專注的心,這就是所謂的“定”?!岸ā本脛t能生“慧”。如果人們在做任何事情時都能兢兢業(yè)業(yè)、盡職盡責,又何愁辦不成事?
【禪語故事】
一位學僧來向凈海禪師參學,一盞清茶后,僧人起身向禪師鞠躬道謝,畢恭畢敬地問道:“佛教肯定‘無?!挠^念,認為世間萬物都有來有去、有生有滅,那禪宗發(fā)展到最后會如何呢?”
面對學僧的提問,禪師并未感到詫異,依舊端身正坐,平聲道:“禪宗也會消失?!?/p>
僧人聽后十分驚愕:“既然如此,您為何還要積極地向眾生闡釋這些禪宗道理呢?”
禪師答:“這是我的責任。”
禪師的回答讓僧人陷入了沉思。恰在此時,禪師反問道:“眾人會不會死呢?”
僧人答:“當然會!”
禪師又問:“既然人一出生就注定要走向死亡,你會因為自己將來會死,就什么事情都不做嗎?”
僧人答:“不會!”
禪師笑道:“就是如此!做任何事情都要盡職盡責,有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決心,即使禪宗將來會消失,今天我依然會向眾生闡釋這些道理?!?/p>
【禪來禪去】
“即使禪宗將來會消失,我依然會向眾生傳授禪理?!边@是每個禪師的責任。正是這種盡職盡責的態(tài)度,禪宗才得以發(fā)揚光大。敬業(yè)是修禪的態(tài)度,也是我們每一個人應該具備的素質。著名思想家巴士卡里亞說:“你在哪個位置上,就要熱愛這個位置,因為這里就是你發(fā)展的起點?!彼栽诠ぷ髦校覀兙鸵龅健案梢恍袗垡恍小保跃礃I(yè)的態(tài)度要求自己,集中精力去做好當下的每一件事。這就要求我們在做每一件事時都要秉持專注的態(tài)度。
我們知道,要解決一系列問題,就必須徹底解決每一個問題。因此,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法是對每個問題都分配一段適當?shù)臅r間。在那段時間內,你可以集中全部精力在那個問題上,以求得最佳的解決方法。為此,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明確的、既定的目標,集中精力,全神貫注,方向明確。
歷史上,英國的納爾遜勛爵將戰(zhàn)艦“T字形排列”的技巧發(fā)揮到極致。當一艘敵艦進入射程時,他迅速調集所有戰(zhàn)艦對著同一靶點,一次只攻打一艘敵艦,以廣泛、龐大而集中的火力迅速擊沉它,結果大獲全勝。我們在解決問題時,應該像納爾遜勛爵對付敵艦一樣,按照問題的輕重緩急排定先后順序,然后集中全部的力量,一次只針對一個問題,這樣,你將會發(fā)現(xiàn),其實問題遠沒有你想象的那么艱難。每天都有大量的工作需要我們去處理,于是我們越來越忙,身心疲憊。要想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xiàn),不成為工作的奴隸,使自己在職場中游刃有余,最好的方法就是有計劃地一步一步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