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魚幼薇開發(fā)各方人脈資源,終于在十五歲時,由溫庭筠做媒,名花有主,嫁給狀元郎李億為如夫人。小魚實現(xiàn)了自己的理想,也實現(xiàn)了父親的理想,魚爸爸如泉下有知,當是很安慰的。
這狀元就是進士的第一名,可比進士身價高多了。狀元及第,那是天下讀書人的畢生追求。在百姓心目中,狀元郎就是“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的文曲星!比現(xiàn)在一年一度熱炒的高考狀元還火爆,因為人家那時在全國才一個,還是隔三年才出一個。其實大多數(shù)狀元都文績平平,難傳千秋。狀元難入大家之列,而大家也很難高中狀元,就這么二律背反。
雖說是個外室,但也算是釣了個金龜婿,這也遂了魚幼薇心高氣傲的心性。不管怎么說,小魚姑娘終于實現(xiàn)了自己的理想。
不久,李狀元被朝廷授予了一個“補闕”的官職。唐代設有“補闕”與“拾遺”,這兩個崗位都是諫官崗位,專管干部糾風之類的事,相當于我們現(xiàn)在的紀檢部門,杜甫就曾做過唐肅宗的“左拾遺”。
一個狀元,一個才女,堪稱金童玉女、神仙眷侶,當時人人羨慕不已。魚李兩人新婚燕爾,如膠似漆,怎一個幸福了得!太完美的事情總有一種夢幻的感覺,夢幻來得快,去得也快。兩個月后,李億在金陵的大太太裴氏,連續(xù)發(fā)來十二封特快專遞,急招李億回家。
估計這李夫人是感覺到什么了,她預感到自己的男人身邊有人了。倒不是這李夫人有第六感,而是唐代的進士一旦成為天子門生,著實風光無限。當時享受“天子宴請、跨馬游街”的待遇,拉風得很??!
黃梅戲《女駙馬》里有句經(jīng)典唱詞:“我也曾赴過瓊林宴,我也曾打馬御街前?!闭f的就是這個場景。唐僧的父親陳光蕊就是在中了狀元后,跨馬游街時被他母親殷小姐的繡球打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