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說“風塵”

紅樓新境 作者:周汝昌


中華漢字如何組構成一個詞語,這個詞語如何有本義、衍生義,又有引申義,而這些豐富的含義又被歷代的文家運用得那樣靈活變化,有時竟會令讀者感到難以捉摸。前文《說“風月”》中的“風月”二字,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如今再舉一個“風塵”,讓我們共同感受一下漢字的豐富變化。

“風塵”一詞,《紅樓夢》開卷就出現了兩次。一次是首回回目中的下聯“賈雨村風塵懷閨秀”,而普及本之開篇又有一大段“作者自云”①,向讀者交代自己著書的種種內心活動,其中就有“風塵碌碌,一事無成,忽念及當年所有之女子……”再往后讀,也不過剛到第五回就又有寶玉聽《紅樓夢》曲之情節(jié),有一支曲子叫做〔世難容〕,其中唱道:“到頭來,依舊是風塵骯髒違心愿;好一似,無瑕美玉遭泥陷?!比绱丝磥恚┣圻\用這個詞語,必是有他自己內心特定的含義,而不是隨隨便便亂下筆墨的。那么“風塵”到底有哪些用法呢?因為我們此刻是講論小說的文字問題,所以我們就還是先從小說中的例子說起,更為對榫。最容易記起的,就是唐代傳奇《虬髯客傳》中的一段故事,寫李靖、紅拂、虬髯客的風云會合。這三位被稱作“風塵三俠”的主角中,李靖是開辟唐朝的先鋒;紅拂本在大官楊素的家里做使女,因慧眼識英雄,從楊家私逃出來,投奔了李靖,幫他成全了大事業(yè);而虬髯客呢,因為不能在中原與李靖爭衡,自往海外去立國,也成就了王位。這三個不同尋常的人物,都是來自風塵碌碌的下層社會,并建樹了自己的功業(yè)。而他們此前的那一段身處社會底層,雖有偉大抱負而不能舒展的處境和心情,就叫做“風塵碌碌”了。

再舉一個較晚的例子,清末八旗作家文康因受《紅樓夢》的影響,也作了一部書,就是頗為風行的《兒女英雄傳》。說來有趣,文康是個正統的滿族文人,很有學問才華,但他認為曹雪芹的書,有“異端邪說”的巨大缺點,他要另作一部與之唱對臺戲的章回小說——用安公子和十三妹的傳奇姻緣故事來對抗賈寶玉、林黛玉的婚姻悲劇。這個重要的小說史上的一大公案,我準備另作講說。此刻單說文康在開卷不久后,也有一回回目作“三千里,公子走風塵”。這是什么意思呢?是說青年公子安驥,因父親在外地做官,遭了意外的冤屈困難,需要家里自己出一大筆銀子,方能“贖罪”。安公子勉強籌措了幾千兩銀子,獨自遠行,去救老父。所以說他是“走風塵”,譯成今天的話,就是在漫長的旅途中,不顧風霜勞苦,獨自奔往前程。從字面講,路途中有風沙塵埃,似不難懂,可是當你真讀了安公子所遇到的種種曲折與艱難危險,你才恍然大悟,這個“走風塵”可絕不止是什么風雨霜雪塵土的事情呀!

《紅樓夢》作者曹雪芹這位偉大小說家的筆下出現的風塵碌碌,看起來十分樸素簡明,沒有多少深求細究的必要。可是我相信,當你看了以上兩個例子,也許就會想到曹雪芹寫下這四個字的詞語時的心中滋味了,到那時你恐怕就會另作一番思索。

詩曰:

只說行程風雨塵,哪知字內有深因。

紅樓不是尋常筆,莫作粗心大意人。

己丑年閏五月十三小暑前二日

2009-07-05

《紅樓新境》讀書網在線試讀連載完畢,更多精彩,請參見原書。呼吁您購買正版圖書。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