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盤旋在云端的隱秘通道(1)

一路鐘情:走出來的人生美景 作者:聶作平


我踏上了山中落葉繽紛的小徑

我漸漸看不清了,然后我完全消失

而群峰之上正是夏天

——W.S.默溫

倘若說逶迤連綿的群峰是一首氣勢磅礴的長詩,那么深藏于群峰之間的埡口,或者說山口,就是深入詩篇的詩眼。按《辭?!方忉專皥骸钡囊馑际恰皟缮介g的狹窄地方”;“山口”則是“高大山脊的鞍狀坳口,常為高山大嶺的交通孔道”。有過乘坐飛機(jī)從四川進(jìn)入西藏的人也許還記得,從飛機(jī)上鳥瞰,除了能看到白雪皚皚的奇險高峰外,在這片號稱世界屋脊的大高原上,山與山的縫合處,往往有一條條細(xì)若游絲的崎嶇之路。這就是埡口,世界上最壯觀也最難以抵達(dá)和親近的青藏高原的埡口。  

通常,一個埡口意味著兩條河流的分水,兩列山脈的相交。連綿起伏的群山如同無休無止的屏障,它們阻斷了由內(nèi)地通往西藏的路途,而這些天然埡口的出現(xiàn),往往形成了由此及彼獨(dú)一無二的交通要道。因此,這些埡口既是行路的天險,也是景色絕美的天堂。它們宛如草蛇灰線,成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上最重要的走廊、階梯和隱秘通道。

覺巴山:看不見風(fēng)景的險峰

熟悉川藏路的人都知道,這條路雖然號稱天險,但真正最危險的地方其實只有幾處,比如所謂的通麥天險、排龍?zhí)祀U和怒江天險。與這幾處名聲在外的天險相比,另一處天險卻沒有太高的知名度,只有身臨其境的人,才知道這個沒有名氣的天險與其他幾個聲名顯赫的天險一樣,同樣讓人望而生畏。

從竹卡到左貢縣城,路線只有100多公里,就是這100多公里,成了川藏線上眾多司機(jī)談虎色變的天險,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其間橫亙著覺巴山。翻越覺巴山,成為川藏線的一個重點和難點。

竹卡是位于瀾滄江畔的一座小鎮(zhèn),以它為中軸,在瀾滄江東西兩岸,對稱地分布著兩座山峰,那就是拉烏山和覺巴山。作為他念他翁山脈的組成部分,這兩座東西對稱的山峰和夾在它們中間的瀾滄江,形成了一個巨大的“V”字。坐落在江畔的竹卡海拔為2600米,與拉烏山埡口相比,高差近1800米;與覺巴山埡口相比,高差近1300米--也就是說,覺巴山埡口比拉烏山埡口略低。那些從成都往拉薩方向而去的旅行者,常常會因拉烏山地勢平緩,很容易就一掠而過,從而會對與之相鄰的、卻比它稍低的覺巴山產(chǎn)生輕敵念頭。殊不知,山不在高,覺巴山埡口雖然低于拉烏山埡口,但其險峻,卻遠(yuǎn)非溫和的拉烏山可比。從某種意義上講,翻越拉烏山只是為了翻越覺巴山而進(jìn)行的一次預(yù)熱和演習(xí),真正的艱難,不在拉烏山,而在覺巴山。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