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吃飯沒胃口,山楂神曲粥

無病到天年:調理脾胃治百病真法 作者:路志正


脾為中土,處中央而灌溉四旁。而中土是什么意思呢?就相當于咱們國家的黃河以南、中原一帶。中原一帶溝通南北,合天下之全勢,是四方聯(lián)系的樞紐,由中原到四邊或者由四邊到中原都很便捷。所以中原有事,必影響四方;四方有事,必波及中原。脾胃在五臟中就處于這樣一個“中原”的位置。它溝通上下,灌溉其他四臟。一旦脾胃出現(xiàn)了問題,就會上邊胃脘痞滿,下邊大小便不通暢,上下升降運動停滯。其他四臟也會相繼出現(xiàn)問題。

脾胃互為表里,一起司掌人體的消化吸收功能,同為氣血生化之源。胃主受納,把食物攪拌腐熟;脾主運化,把營養(yǎng)精微物質輸送到周身其他腑臟。同時,脾和胃在性質和功能上又正好相反,兩者一起形成一個矛盾統(tǒng)一體。在陰陽五行中,脾屬陰,胃屬陽;在喜好上,脾喜剛燥,胃喜柔潤;在功能上,脾主升清,胃主降濁。就是這樣兩個互相對立的器官,一起相互合作完成人體的消化吸收功能,成為后天之本。

它們體性相反,作用合一。如果二者不能齊心合力、相互協(xié)調地共同發(fā)揮相輔相成作用,就是脾胃不和了。

例如脾升胃降,營養(yǎng)物質上升入于心肺,通過心主血脈的血液循環(huán)以及肺的宣發(fā)作用以潤養(yǎng)全身;經過初步消化的食物下移于腸,再排泄出去。如果脾氣不升,那么營養(yǎng)物質不能很好地吸收利用,使清氣滯留于下,就會拉肚子;胃氣不降,則胃的由上而下的蠕動作用減弱,胃排空時間延長,則濁氣不能下趨,就會出現(xiàn)胃脘痞滿、腹脹、噫氣、反酸,進一步則會出現(xiàn)惡心,反胃的癥狀。

脾胃功能不能協(xié)調,有時肚子雖空,也會沒有食欲。造成脾胃不和的原因很多,主要跟我們的起居、飲食習慣有關。沒有護養(yǎng)好脾胃,難以維系其正常的升降和諧的生理功能。

脾胃不和是一組綜合性癥狀,對于脾胃不和的調理,推薦一個藥膳:山楂神曲粥。

取山楂5克,炒神曲20克,粳米50克,用紗布將山楂和神曲包好放入鍋中,加水適量,煎煮半小時后去掉藥渣,再加入粳米煮成稀粥。吃的時候加適量白糖調味,即可食用,每天2次。這道粥具有健脾和胃、消食導滯之功效。味道酸甜,小孩子也挺愛吃。對于小兒脾胃不和導致的食欲不振、濁氣上逆的呃逆等癥狀,都有很好的療效。

還有一道桂花葛粉羹,對于調理脾胃也有很好的效果。

先用適量涼開水調50克葛根粉,再用沸水將其沖化,使之成晶瑩透明狀,再加入桂花糖5克,調拌均勻即成。此羹甘甜潤口,氣味芬芳,有醒脾和胃的功效,對食欲不振、便軟不調等癥狀有較好的輔助作用。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