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發(fā)戶說:“您就可以掙比別人多的錢啦?!?/p>
兒子說:“好好學習,考上好高中,就可能考上好大學,就可以有好工作了,就可以多掙錢了。您上過高中嗎?”
暴發(fā)戶說:“沒有。”
兒子問:“您掙錢多嗎?”
暴發(fā)戶自豪地說:“多啊,我趕上好機會了才掙了錢。我這輩子花不完,你也花不完,你以后的孩子也花不完?!?/p>
兒子說:“既然這樣,我初中畢業(yè)了就不上學了。我不需要掙錢找工作。您高中沒上,不也掙了幾代人的錢了嗎?”
暴發(fā)戶說:“可我沒多少文化,你得上大學,學文化。你不能像我這樣,穿多好的衣服都遮擋不住一肚子草。”
兒子說:“學文化就是為了讓別人看得起。您沒文化,即使有錢了,心里還是發(fā)虛。”
暴發(fā)戶說:“小子,你總算明白我的話了?!?/p>
我還要說下去。依依搶話說:“停一下,老爸。我明白您的意思啦。讀多少書、有多少文化和工作沒有關系。”
我說:“有關系,但無絕對關系。我也有同學讀完博士在家待業(yè)的,也有博士生活一塌糊涂的。就業(yè)可能涉及許多問題,不排除有人為了落戶北京而選擇了并不十分理想的工作;也不排除這幾年形勢不妙就業(yè)難度大,有人不得不降低姿態(tài)找工作;更不排除中學教師尤其是重點中學教師這份工作越來越吃香,不僅穩(wěn)定有假期,而且將來孩子上學也省心。你看看多少家長,為給孩子找個好的中學讀書,急得頭發(fā)都快沒了。有的家長從孩子小學二三年級就開始為他們去哪個中學讀書做準備。如果不是媽媽在這所學校工作,你可能根本沒機會進這么好的一所學校。寶貝兒,快給老媽鞠個躬,謝謝老媽為你就讀這樣一所名校鋪平了道路?!?/p>
我說完,依依嬌滴滴地說:“小女子這廂有禮了。老媽,您就是資源啊?!?/p>
夫人說:“現在許多人找結婚對象,很愿意找中學教師。”
“清華、北大、北師大的博士下中學,其他學校的博士、碩士、本科進到學校的機會應該就少多了。從這個角度看,讀書與就業(yè)還是有結合點的。靚女,你說對不?”我說。
依依說:“讀書與就業(yè),是一個辯證的關系,二者相輔相成,緊密相關。但不能把念書的目的只定位在就業(yè)上。讀書的目的在于明禮、明智、明心、開闊視野,當然,也可以預防老年癡呆。”
“讀中學靠資源,將來工作也可以考慮資源啊。根據你的興趣愛好,選擇適合你的專業(yè),看看身邊可借助和利用的資源,將這些匯總,有機地結合起來,就業(yè)問題就解決了。老爸有那么多特別優(yōu)秀的朋友和同學,他們現在已經在各自不同的領域中處于領導崗位了,只要你能達到工作需要的標準,優(yōu)先錄用你,這個面子他們還是會給我的?!?/p>
夫人插話:“找別人還需要他們給你爸面子,如果你認準你爸這行,你爸絕對最無私地支持和幫助你?!?/p>
“這一點我相信。天下最無私的就是父母了。到時我會自豪地喊:‘我爸是馬健。’”依依振臂一呼。
“找時間老爸提前對你進行職業(yè)指導。敬請期待噢?!蔽艺f。 [分享]
面對就業(yè)問題,無論是家長還是孩子都受到些許的影響,新的“讀書無用論”思想影響了許多家庭,從近幾年高考報名人數下降就可以嗅到相關氣息。盡管人數下降是由多種因素構成的,如出國留學、生育人數下降等,但也確有一部分人棄考;就業(yè)難造成考生減少是不爭的事實。
中廣教育網的一篇名為《全國高考人數下降趨勢將持續(xù)到2018年》① 的文章介紹說:從2009年高考人數出現負增長以來,河南2011年高考報名人數85.5萬,銳減近10萬人,是有史以來“跳水”幅度最大的一次。北京市考生為8萬余人,已比10年前銳減兩成。
面對現狀,家長為孩子尋找出路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不能孤注一擲地將全部希望寄托在高校身上。
家長可幫助孩子充分了解自身的個性特點,包括:興趣愛好、性格特征、知識結構、能力范圍等,從而使孩子對自己有全面和理性的認識。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家長可將社會不同職業(yè)的崗位要求介紹給孩子,如:職業(yè)的分類、崗位的內容、崗位對知識和能力的要求等。這樣孩子選擇專業(yè)時就能考慮到就業(yè)的出路,學有所用。
家長應幫助孩子根據自身的個性特點選擇適合的職業(yè),量體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