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家書

赤都心史 作者:瞿秋白


前幾天我得著北京來信--是畇弟的手筆,還是今年三月間發(fā)的,音問梗塞直到現(xiàn)在方來。他寫著中國家庭里都還“好”。唉!我讀這封信,又有何等感想!一家骨肉,同過一生活,共患難艱辛,然而不得不離別,離別之情反使他的友誼深愛更沉入心淵,感切肺腑。況且我已經(jīng)有六個月不得故鄉(xiāng)只字。于今也和“久待的期望一旦滿足”相似,令人感動涕泣,熱淚沾襟了。

然而,雖則是如杜少陵所言“家書抵萬金”()①,這一封信,真可寶貴;他始終又引起我另一方面的愁感,暗示我,令我回想舊時未決的問題。故夢重溫未免傷懷呵。問題,問題!好幾年前就縈繞我的腦際:為什么要“家”?我的“家”為了什么而存在的?--他早已失去一切必要的形式,僅存一精神上的系連罷了!

唉!他寫著“家里好”。這句話有什么意思?畇白,畇白,你或者是不愿意徒亂我心意罷了?我可知道。我全都知道:你們在家,仍舊是象幾年前--那時我們家庭的形式還勉強保存著--那種困苦的景況呵。

我不能信,我真不能信……

中國曾有所謂“士”的階級,和歐洲的智識階級相仿佛而意義大不相同。在過去時代,中國的“士”在社會上享有特權(quán),實是孔教徒的階級。所謂“治人之君子”,純粹是智力的工作者,絕對不能為體力勞動,“手無縛雞之力”的讀書人?,F(xiàn)在呢,因為中國新生資產(chǎn)階級,加以外國資本的剝削,士的階級,受此影響,不但物質(zhì)生活上就是精神生活上也特顯破產(chǎn)狀況。士的階級就在從前,也并沒正式的享經(jīng)濟特權(quán),他能剝削平民僅只因為他是治人之君子,是官吏。現(xiàn)在呢,小官僚已半文不值了,剝削方法換了,不做野蠻的強盜(督軍),就得做文明的猾賊(洋行買辦)。士的階級已非“官吏”所能消納,迫而走入雇傭勞動隊里。那以前一些社會特權(quán)(尊榮)的副產(chǎn)物--經(jīng)濟地位,就此消失。并且,因孔教之衰落,士的階級并社會的事業(yè)也都消失,自己漸漸的破壞中國式的上等社會之禮俗,同時為新生的歐化的資產(chǎn)階級所擠,已入于舊時代“古物陳列館”中。士的階級于現(xiàn)今已成社會中歷史的遺物了。

我的家庭,就是士的階級,他也自然和大家均攤可憐的命運而絕對的破產(chǎn)了。

我的母親為窮所驅(qū),出此宇宙。只有他的慈愛,永永留在我心靈中--是他給我的唯一遺產(chǎn)。父親一生經(jīng)過萬千痛苦,而今因“不合時宜”,在外省當一小學教員,亦不能和自己的子女團聚。兄弟姊妹呢,有的在南,有的在北,勞燕分飛,寄人籬下--我又只身來此“餓鄉(xiāng)”。這就是我的家庭。這就是所謂“家里還好”!

問題,問題!永不能解決的,假使我始終是“不會”生活--不會做盜賊。況且這是共同的命運,讓他如此,又怎么樣呢?

總有那一天,所有的“士”無產(chǎn)階級化了,那時我們做我們所能做的!總有那一天呵……

十一月二十六日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