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顛覆者巴雷

致命的水域:索馬里海盜 作者:(加)杰·巴哈杜爾


1969 年10 月15 日,索馬里共和國第二任民選總統(tǒng),阿布迪拉希德·阿里·舍馬克,在拉斯阿諾德的北部小鎮(zhèn)被貼身保鏢槍殺。陸軍參謀長穆罕默德·西亞德·巴雷迅速發(fā)動了非流血性政變,使自己在隨后20 年中雄踞權力寶座之上。

西亞德·巴雷不是一個熱愛鄉(xiāng)村生活的人。他蔑視游牧民族的傳統(tǒng),強迫他們遷入集體定居點和公共農場。巴雷專橫地推進村落都市化的進程,并把經(jīng)費都投入到首都摩加迪沙的建設中。這里后來被打造成非洲之角的一顆明珠,吸引著眾多索馬里宗族勢力。相比之下,北方的沙漠則更加荒蕪下去。

80 年代末,索馬里內戰(zhàn)爆發(fā)。巴雷在政治上越來越孤立,各宗族勢力組成的反叛組織分裂了摩加迪沙中央政權:伊薩克族的索馬里民族運動占領了索馬里蘭地區(qū),以達羅德人為主的索馬里救國民主陣線占據(jù)了邦特蘭地區(qū),哈威耶的索馬里聯(lián)合大會黨則搶占了索馬里南部地區(qū)。

巴雷威脅道:“當初我來到摩加迪沙的時候,整座城市除了一條意大利人修的路以外盡是荒蠻。如果你們一定要逼我下臺,我將還你們一個原始的摩加迪沙?!?991 年,他逃離摩加迪沙時,整座城池一片狼藉。

巴雷潰敗后,摩加迪沙落入索馬里聯(lián)合大會黨軍閥穆罕默德·法拉赫·艾迪德之手。為報復西亞德·巴雷在位時對哈威耶宗族人民的迫害,艾迪德的哈威耶軍沿街搜捕和屠殺達羅德平民。

索馬里人是傳統(tǒng)的游牧民族,貧瘠的沙漠生存環(huán)境使他們建立起嚴格的地區(qū)部落制度,與外部的侵襲對抗。

索馬里人的宗族觀念是與生俱來的,這從根本上決定了他們的世界和生活。初次相識時,他們最常見的問候語是:“你是哪個宗族的?”

這是一個忠于宗族高于國家的民族。西亞德·巴雷曾致力于削弱宗族制度,以期增進人民對國家的忠誠,但收效甚微。

今天的索馬里依然是四分五裂的局面。宗族體制依然扮演著積極的角色,保障了邦特蘭和很多其他地區(qū)的秩序和凝聚力。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