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海爾競爭情報策略

情報戰(zhàn)爭:移動互聯時代企業(yè)成功密碼 作者:雷雨


海爾競爭情報策略

首先,海爾建立了完善的信息調查網絡,也就是情報搜集網絡。

市場信息瞬息萬變,為了及時監(jiān)控市場變化,海爾建立了全國信息網,將觸角伸到全國2800多個縣、9000多個點。

不僅如此,海爾還建立了遍布五大洲的信息中心。這些信息站利用其地理優(yōu)勢,能夠動態(tài)及時地獲取國際最新的科技信息、市場信息,并充分了解當地市場的需求信息,為海爾監(jiān)視競爭對手、制定海外市場策略提供了準確有益的情報。

縱橫國內外的市場信息調查網絡,確保了海爾能夠隨時掌握世界范圍內的專業(yè)市場需求動態(tài)和規(guī)律,從而根據各目標市場的特征不斷地開拓新市場,使海爾獲得了迅速發(fā)展的市場空間。

其次,海爾擁有細致的專利檢索體系。

專利是獲取競爭情報的一個重要來源,海爾很早就意識到這一點并加以了充分利用。

早在1988年海爾就建立了一套簡便易查、全面實用的專利文獻人工檢索系統(tǒng)。后來,又訂購了3種中國專利公報和制冷領域的專利說明書,使之與“專利文獻人工檢索系統(tǒng)”配套,通過題錄可以直接查到說明書原文。

1992年,海爾集團公司設立了國內企業(yè)第一家知識產權辦公室。

1995年,海爾又與青島市科委專利服務中心聯手,建立了“中國家電行業(yè)專利信息庫”,對最新的專利公報進行動態(tài)監(jiān)控。

1996年,與國家專利信息中心、省專利局、市專利信息中心合作,選擇各服務機構的不同優(yōu)勢,取長補短,為企業(yè)提供不同的專利信息,形成一套穩(wěn)固嚴密、易操作的專利信息來源渠道及加工分析網絡。

1997年,海爾的專利文獻工作又有了質的飛躍,知識產權中心把目標對準國外擁有最先進技術發(fā)展的大企業(yè),充分利用巨大的文獻優(yōu)勢,監(jiān)控國外大公司的專利技術及其發(fā)展動態(tài),同自己的技術開發(fā)相結合,趕超世界同行業(yè)先進技術水平。

第三,海爾建立了全面的標準情報搜集網。

高質量、高附加值的產品是設計出來的,其前提是以先進的標準為基礎。為了實現沖刺世界500強的目標,海爾時刻注意利用標準尤其是國際標準信息來增強企業(yè)競爭力。

海爾還同50多個國內外標準研究機構、認證公司建立了合作關系,共同跟蹤國際標準的最新動態(tài),確保標準信息的及時性和有效性。

第四,投入百度eCIS系統(tǒng)。

2003年5月份,海爾eCIS系統(tǒng)一經投入使用就大大提高了海爾的競爭情報工作效率:系統(tǒng)中日常情報信息流量達到20多萬條,有價值的供決策層參考的輔助決策情報4000多條,以前需要耗費一整天的信息搜集和整理工作,現在只需3個小時就可完成,信息采集效率提高了十幾倍。

正因為海爾重視情報,并采取了相應措施,才造就了海爾成為中國第一大白色家電帝國。從海爾的案例可以得出一個生動的結論:情報決定未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