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花蕾……也許這是他所失去的……凱恩先生幾乎失去了他所有的一切。
——埃弗雷特·斯隆推測“玫瑰花蕾”的含義,《公民凱恩》(Citizen Kane,1941),赫爾曼·曼凱維奇(Herman Mankiewicz)與奧遜·威爾斯(Orson Welles)編劇
奧遜·威爾斯的《公民凱恩》被廣泛譽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電影。從影片的第一幀開始,凱恩的人物形象便被生動地樹立起來。影片在霧色繚繞中拉開序幕,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一個高高的、纏繞著鏈條的柵欄,上面還有一個大寫的“K”字母。背景深處,一座巨大的、與世隔絕的宅第高高地矗立在山上。鏡頭向前推近,我們看到一箱箱的古董、藝術(shù)品及古代手工藝品被放得到處都是。房子邊上到處是巨大的、富于異國情調(diào)的動物雕像;而后我們進(jìn)入了這龐大的城堡,如此擁擠,卻又是如此缺乏生氣。鏡頭切至“公民凱恩”的大特寫,他呢喃著說出了他的臨終遺言:“玫瑰花蕾?!币粋€玻璃紙鎮(zhèn)從他的手中滑落、打開,隨后,在屏幕上我們看到了雪,第一次看到了失去的童年。
如謎一般,故事就這樣開始了。誰是查爾斯·福斯特·凱恩?他是做什么的?玫瑰花蕾是誰?或者說,是什么?為了解答這些疑問,鏡頭切至一個黑暗的放映室,里面坐滿了吸著煙的記者,他們正在觀賞查爾斯·福斯特·凱恩的新聞片。查爾斯·福斯特·凱恩是一位傳奇人物,他貪得無厭,欲望過剩。
著名導(dǎo)演羅伯特·懷斯(Robert Wise,主要作品有《夢斷城西》、《音樂之聲》、《圣保羅炮艇》等)擔(dān)任了該部影片的電影剪輯,他在一次談話中告訴我,威爾斯首先拍攝了所有的模擬新聞片的畫面,然后,為了使它們看起來更“真實”,他讓懷斯將膠片卷縮起來并放在剪輯室的地板上拖拽。這使得影片看上去真實、可信。在不到1分鐘的時間里,凱恩的一生便被形象地呈現(xiàn)出來,而這僅僅是通過畫面,并非文字。
影片《公民凱恩》的確是一個用畫面講述的故事,圍繞著凱恩臨終前所留下的最后幾個字句,尋找他生命的隱藏意義。我稱之為“情感偵察故事”(emotional detective story),因為隨著對“玫瑰花蕾”的追查,我們逐漸了解到查爾斯·福斯特·凱恩的生活。
創(chuàng)作電影劇本需要什么?一個想法,當(dāng)然這是必須的,但你不可能只靠著頭腦中的一個想法就坐下來創(chuàng)作你的腳本。雖然是不可或缺的,但想法只不過是一個模糊的概念。它沒有細(xì)節(jié),沒有深度,沒有特點。因此,如果要開始一個劇本的創(chuàng)作,你需要的不僅僅是想法。
你需要一個主題來戲劇化地表現(xiàn)這個想法。主題被定義為動作和人物。動作就是發(fā)生了什么事情,而人物就是遇到這件事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