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東自威烈帝建國(guó)傳至景炎帝已有六百余年。
威烈帝東始修布衣出身,生逢亂世卻胸懷抱負(fù),領(lǐng)著一干兄弟從赤手空拳到兵甲百萬,終是一掃群雄定鼎天下,以姓氏“東”為國(guó)號(hào),締建大東帝國(guó)。其后論功行賞,封七位功勛最為顯赫的部將為王,這便是七州七王——冀州之王皇逖、閩州之王寧?kù)o遠(yuǎn)、雍州之王豐極、北州之王白意馬、幽州之王華荊臺(tái)、青州之王風(fēng)獨(dú)影、商州之王南片月。并以得自北海海底之墨鐵鑄成八面玄令,其中最大一面為“玄極”,為帝擁有,七面小的為“玄樞”,賜七州之王。封王賜令之時(shí),帝與七王歃血為盟:玄極至尊,玄樞至忠!
威烈帝后,泰興帝、熙寧帝、承康帝皆為一代明主,廣納良才,體察民情,輕徭薄賦,政治清明,各諸侯國(guó)安守本分,忠心帝室,王朝在明君賢臣手中日漸強(qiáng)盛。
至中期,永安帝、延平帝、弘和帝等數(shù)位帝王,雖無十分才干,但還算守成之君。而至禎光帝、天統(tǒng)帝、圣歷帝,卻是一干昏庸之主,貪圖安逸享樂,疏于政事,任一干奸佞之臣把持朝政,一個(gè)強(qiáng)大的王朝便漸漸衰落。
后至寶慶帝,喜奢華,愛女色,大修桂殿蘭宮,收盡天下美女,又好大喜功,兩次派兵出征蒙成,皆大敗而歸,弄得國(guó)內(nèi)財(cái)匱力盡,民不聊生,怨聲四起,各州諸侯亦漸生異心。先是閩州閩王揮軍而起,欲取而代之,而寶慶帝不待寧軍殺至帝都,那酒色腐蝕的身子便因驚恐過度崩于奢麗的驪馳殿。
太子即位,年號(hào)“圣祐”。圣祐帝請(qǐng)出凌霄殿里的玄極,號(hào)令天下諸侯揮師勤王,終集六州大軍擊潰閩軍。閩王窮途末路,自刎身亡,其封地為鄰近之雍州豐氏、冀州皇氏、青州風(fēng)氏三州吞并。
平定閩王叛亂后,各州諸侯勢(shì)力坐大,圣祐帝雖有宏圖之志,奈何大東已是百病纏身之殘軀,且帝在閩王之亂中身中一箭,纏綿病榻不及三年便駕崩,未有子嗣,其弟厲王繼位,年號(hào)“淳僖”。
淳僖帝性殘暴,不喜金銀美女,卻獨(dú)愛圍獵,而其圍獵卻非獵獸,而是獵人。他將活人分散于獵場(chǎng)各處,然后率侍從、臣子像獵野獸一般去密林中捕獲射殺,得頭顱多者勝,若獵得活人,則開膛破肚,飲酒取樂。這些被圍獵的活人一開始只是死囚,稱為“活獵”,后來死囚不夠,便將牢中無論是何罪過的囚犯通通帶去獵場(chǎng),最后連囚犯也不夠時(shí),便抓平民充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