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自在靈魂,海洋制造(2)

望海南 作者:《望海南》節(jié)目組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p>

這是“江南神童”駱賓王七歲時的作品。自漢代出現(xiàn)童子科以來,脫穎而出的少年才俊,比比皆是。

而十二歲的白玉蟾,卻是以天地造化作織機。這樣的氣勢,一直讓歷代的文人騷客,感嘆不已。

為什么?疑問從八百年前就開始了。

但神龍見首不見尾。白玉蟾寫作“如元氣渾淪太虛中,隨物賦形,無一點剪刻痕,而曲盡其妙”。白玉蟾所作詩文,絕少是古人言論的注疏,絕大多數(shù),都從胸臆間自然流出。

自然流出的文章,也許,只能從自然中找淵源。

海洋,將陸地和海南島一分為二,也給白玉蟾帶來了迥然不同的生活體驗。據(jù)史料記載,白玉蟾熟習水性,“能入水不溺,竟沒知所終?!彼梢詽撊胨袚Q氣,游到很遠的地方才出水。

今天,這種超乎尋常的技能,依然是一些漁民的生存手段。

在古代中國的主流意識中,海,是黑暗恐怖的地方?!昂V裕藁锜o所睹也?!边@樣的眼光,自然無法看清白玉蟾。但在海南人看來,海洋是牧場,是家園,更是未來。只有理解了海洋,才能理解南方之南,才能理解白玉蟾氣貫長虹的浩然之氣。

見慣大海的人,胸襟自然與江?河不同! 1217年,在羅浮、武夷、龍虎、天臺諸山,出現(xiàn)了一個時而蓬頭赤足,時而青巾野服的道人。只見他“或狂走,或兀坐,或整日酣睡,或長夜獨立,或哭或笑,狀如瘋癲”。

每到一處,這個瘋瘋癲癲的道人都會題字作詩。名山勝景,只要能得到他的詩文記敘,頓時便生色增輝;孤章片紙,如果是出自他的神來之筆,總有人用心珍藏。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