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今天是半全球化,明天呢(13)

下一波世界趨勢 作者:(美)潘卡吉·蓋馬沃特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德國哲學家馬丁·海德格爾堅持著類似的論調(diào),于1950年發(fā)表關于“消除距離”的言論。他指出:“世界同此遠近?!彼€說道:“無論相隔多么遙遠,電視可以消除一切距離,電視已經(jīng)登峰造極,即將遍布和統(tǒng)治整個通信領域?!奔幽么笪幕u家馬歇爾·麥克盧漢在20世紀60年代將其對電視的觀點大肆推廣,并將電視行業(yè)擴展到其他技術領域,他說:“今天,繼電子技術發(fā)明的一個多世紀以來,我們已經(jīng)把我們的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擴展到全球,我們正在廢黜這個星球以往的空間和時間概念。”從那之后,科技的焦點從電視轉(zhuǎn)向網(wǎng)絡和信息技術,正如這一過程的目擊者弗里德曼所說的那樣。

在此我要補充說明的是:人們對技術極端重視和崇拜(尤其是近幾十年來對通信技術的崇拜),并把技術視為世界2.0的驅(qū)動力,這種觀念自金融危機以來呈上升之勢,很可能是政策前景不容樂觀的原因。2005年弗里德曼的《世界是平的》一書出版,那時如果將1989年柏林墻的倒塌看做時代精神的話,尚且還說得通(正如弗里德曼一樣)。但現(xiàn)在絕不可能了。很多圍墻并沒有倒塌,而國家間卻豎起了越來越多的圍墻,比如美國和墨西哥、印度和孟加拉國、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等。更廣泛地說,危機之后,我們看到公眾對全球化的支持率有所下降,對分離主義的支持則有所上升;我們還看到了很多關于世界多極化的新挑戰(zhàn),看到了美元作為世界儲備貨幣的前景堪憂。如今,甚至相信世界2.0的頑固分子都意識到,鑒于近期政策環(huán)境的一系列變化,無論怎樣鼓吹他們的理論也于事無補。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