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節(jié):毛、周、朱的結合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萬幸

浴血榮光 作者:金一南


10【毛、周、朱的結合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萬幸】

我們說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幸運是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的結合,但不是說這個結合從一開始就緊密無間,不是說他們互相之間一點兒疙瘩都沒有,一點兒矛盾都沒有。

比如說毛澤東和朱德,朱毛會師之后,在關于領導權的問題上,在有關紅四軍到底怎么發(fā)展的問題上,兩個人就是有矛盾有分歧的。尤其是在1929年紅四軍的"七大"和"八大"上,經(jīng)過民主選舉,把毛澤東同志選下去了。陳毅取代了毛澤東成為軍委書記,后來陳毅到上海去匯報工作的時候,朱德又成為軍委的代書記。當時紅軍的領導工作,實際上就是朱德把毛澤東取代了。

到了中央蘇區(qū),中央局于1932年10月上旬召開寧都會議,撤銷了毛澤東紅一方面軍總政委的職務,由周恩來擔任紅軍總政委。周恩來也把毛澤東的指揮權給替代了。

在我們黨進行路線方針政策選擇的時候,有些爭論,對于真正的共產(chǎn)黨員來說,是不避諱的。比如說在紅四軍的"七大"、"八大"、"九大"上,毛澤東與朱德和陳毅發(fā)生了比較大的爭論。在我們黨發(fā)展的歷程中,有過一些不成熟的階段,正是因為有這些不成熟,它才有一個從不成熟走向成熟的過程。

當初紅軍內部發(fā)生比較激烈爭論的時候,毛澤東36歲,朱德43歲,陳毅也就30出頭。大家當時都是在一個最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年齡。在這個年齡,大家的這種激情和見識不一定完全一樣。雖然革命必然成功這個目標和信念是一樣的,但是個人的思想、脾氣、性格是不一樣的,對形勢認識也不一樣,這種碰撞就是在所難免的。在那個為了理想流血犧牲的年代,領導層中間、個人之間產(chǎn)生了一些隔閡,但并不妨礙他們?yōu)榱艘粋€共同的目標,心往一塊兒想,勁往一塊兒使,這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最為珍貴的地方。

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的配合是我們黨的萬幸。1976年,周恩來1月份去世,朱德7月份去世,毛澤東9月份去世,他們三個偉人在同一年離開。這仿佛又是歷史巧合。

有的領袖為黨提供思想,有的領袖為黨提供意志,有的領袖既為黨提供思想又為黨提供意志。這種結合無法取代,無人取代。這就像什么?普列漢諾夫講過一個問題,什么叫發(fā)起人?就是成為歷史上一個重大運動的發(fā)起人。

普列漢諾夫說,只有偉人才能成為發(fā)起人,因為他們的見識要比別人遠些,他們的愿望要比別人強烈一些。

但是所有偉人又都是普通人,毛澤東、朱德、周恩來都是普通人,普通人有普通人的感情,普通人會犯普通人的錯誤。從這個角度來說他們都是普通人。他們又是不普通的,為什么他們又不普通呢?就像普列漢諾夫說的這句話,因為他們的見識比別人要遠些,他們的愿望比別人強烈一些。

面對中國革命不斷出現(xiàn)的挫折困境,面對中國共產(chǎn)黨成長路上的艱難險阻,甚至還要面對內部的爭論不休和復雜矛盾,不少人都退縮了。而毛澤東、朱德、周恩來,他們沒有,他們還在繼續(xù)地追求。所以我們說,中國共產(chǎn)黨人是萬幸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