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擔當顯本色--靠得住、打得贏,在大事好事難事中,中央企業(yè)勇?lián)厝?,踐行社會責任,充分發(fā)揮了骨干和表率作用
汶川大地震發(fā)生時,一列裝載500噸航空煤油的貨車受損困于寶成鐵路109號隧道中,阻斷了抗震救災的生命線。
一聲令下,來自中國中鐵電氣化局的800名將士火速集結。大火熊熊,濃煙滾滾,每前進一步都充滿危險。搶險隊員們義無反顧沖進隧道。
關鍵時刻,電氣化局董事長王其增和總經(jīng)理劉志遠站在洞內(nèi)搖搖欲墜的大石下和搶險隊員并肩作戰(zhàn)。劉志遠動情地說:“作為‘國字號’隊伍,必須拼了。如果塌方,我們大家在‘那邊’,還是一支隊伍!”
不只電氣化局,中鐵一局、中鐵十二局等數(shù)家中央企業(yè)單位的搶險隊也在現(xiàn)場奮戰(zhàn),成為搶險任務的“突擊隊”。經(jīng)過12個晝夜艱苦卓絕、舍生忘死的奮戰(zhàn),受損隧道在中斷了283個小時后勝利搶通……
“在緊要關頭,作為‘共和國長子’的隊伍,就要沖鋒在前,無所畏懼!”王其增說。
“長子”二字,意味著擔當和奉獻。
“中國中鐵電氣化局八百勇士”是央企人在搶險救災中的一個縮影。保電、保油、保氣、保通訊、保運輸……在抗擊低溫雨雪冰凍、汶川地震、玉樹地震、舟曲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災害中,電力電網(wǎng)、石油石化、航空運輸、通信、建筑施工等眾多中央企業(yè)挺身而出,在關鍵時刻發(fā)揮了關鍵作用。
歷史定格著難忘的一幕幕:
2008年1月26日,南方低溫雨雪冰凍肆虐,正在高空除冰的羅海文、羅長明、周景華三位國家電網(wǎng)搶險隊員,不幸因電線鐵塔折斷坍塌,壯烈殉職;
2008年5月17日,在四川抗震救災中奮不顧身搶修通信線路的中國移動職工劉建秋,不幸被山體滑坡飛石擊中,獻出了36歲的生命;
2010年4月21日,連續(xù)多日在玉樹震區(qū)搶險供電的國家電網(wǎng)職工杜金玉,因高原反應犧牲在崗位上,用生命為震區(qū)換來了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