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開題命意,即自標批判,讀者可能以為又是罵架或炒作揚名來的。為免此禍,容我先予澄清。
細究之,批判在哲學里原有其相當高的地位。老子曰:反者道之動。哲學正是以批判的思維方式對思想的前提展開反思,進而為人類知識奠定堅實的本體論根基。
正因批判具有如此重要的意義,所以維特根斯坦的兩大批判被譽為西方哲學的醫(yī)生,康德的三大批判開創(chuàng)了德國古典哲學的壯闊圖景,蘇格拉底的論辯法以其深刻的批判性終于在黑格爾手里發(fā)展成完備的辯證法。黑格爾說:
“辯證法是現(xiàn)實世界中一切運動一切生命一切事業(yè)的推動原則,同樣,辯證法又是知識范圍內(nèi)一切真正科學認識的靈魂?!保ā缎∵壿嫛罚?/p>
而批判自是辯證法的一條重要方法論原則,馬克思說:“(辯證法)按其本質(zhì)來說,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資本論》第一卷第二版跋)
由此觀之,批判的使命和義務(wù)是以其積極健康的、建設(shè)性的內(nèi)容實質(zhì)增進知識和真理,促進社會發(fā)展進步,魯迅、韓寒的雜文就是如此。是故孟子曰: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
就紅學時勢而論,霍、劉以降,索隱泛濫,謬種流傳,誤人子弟。仁者有見于此,痛心疾首,固當竭盡綿薄,力挽狂瀾,以濟天下之溺。
本書自謂論學,致力于學理的探討,以求獲得知識和真理,創(chuàng)造新價值。至若謾罵或炒作之流,亦本書所深惡而不屑為之者也。
不過,作為一名年幼學生,言辭中偶爾夾帶一點偏激也在所難免。因偏激是我等青少年常犯的通病,連同幼稚、極端等語,皆切中要害。
然偏激亦自有其合理的內(nèi)核,諸如熱忱、純真、爽利、鮮活、敏銳之類寶貴品質(zhì)是只在青少年中才有的。它以新巧別致之真知灼見,對社會上爭論不休糾纏不清的東西,常能一語道破,一點即通,足可救世人煩瑣疲敝之疾。
不僅如此,偏激對醫(yī)治中國人的中庸病更有特殊療效。魯迅曾說,倘要建議某人在墻上挖個洞開窗透氣,那人是斷斷不肯的。但你若偏激點要拆掉屋頂,他就趕忙來折中,同意開窗了。
同理,倘要勸告某人索隱是垃圾食品,吃了會拉肚子的,他一定不為所動。非要提醒他索隱里含有不良添加劑,吃了會生病的,他才可能有所警覺。
大哲學家黑格爾曾對青少年的偏激做過一番精準的論述:
“當這種熱忱以狂歡的情緒迎接那種精神的新生的朝霞,不經(jīng)過深沉的勞作,立刻就想直接走去欣賞理念的美妙,在某一時期內(nèi)陶醉于這種熱忱所激起的種種希望和遠景時,則對于這種過分的不羈的狂想,人們尚易于予以諒解。因為基本上它的核心是健全的,至于它散播出來圍繞著這核心的浮泛的云霧,不久必會自身消逝的?!保ā缎∵壿嫛罚?/p>
此謂青少年的言論乃發(fā)自熱忱、狂歡之情,基本上它的核心是健全的。至于本書可能存在的偏激幼稚、童言無忌、年少輕狂、年輕氣盛、得理不饒人、窮追猛打等瑕疵,都是浮云,浮云散去后必有核心永存。一位偉大的哲人說過:青年人犯錯誤,上帝也會原諒他的。
青少年的人生航向除了學習,更重在創(chuàng)新。在此過程中免不了犯錯誤、走彎路,但無關(guān)緊要。所謂“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青少年的精貴處就在那股子敢于嘗試前人沒有做過沒有想過的新鮮東西的勁頭,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創(chuàng)造新事物。
《紅樓夢》屬于全人類,無論中西、男女、老少,均可分享。但歸根結(jié)底,《紅樓夢》是青春的贊歌與祭歌,書中的主人公是大觀園里一群天真活潑的少男少女,《紅樓夢》的讀者和學者理應(yīng)以青少年為主體。
綜觀一部紅學史,最具影響力的名著大多出自青少年紅學家之手,如胡適、俞平伯、周汝昌、李希凡等人創(chuàng)作自己的紅學代表作時也都只有二十幾歲。
自第一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以來,80后新銳已在文學、影視、音樂、體育等領(lǐng)域嶄露頭角,唯紅學依然是一塊尚未開發(fā)的處女地。
今天,80后作家當紅不讓問鼎紅學,把《紅樓夢》還給少男少女,傾力打造新世紀青春紅學第一書,填補80后紅學空白,彰示新一代青少年長足的發(fā)展后勁。
本書堅持了魯迅紅學的純正學風,并遠紹早期評點派,適當借鑒了評論派和考證派,堅決反對索隱派,開辟出了許多新的課題和方法。
本書發(fā)明意淫、情悟、青春祭、正邪兩賦四大觀念,立足文本鑒賞,回歸青春視角,參悟人生真諦,正解紅學謎案,兼顧娛樂與學術(shù)兩翼,為紅學樹立新風,為21世紀青春紅學開創(chuàng)新紀元。青春紅學,青少年自己的紅學。第二卷劉心武紅學藏寶圖 /第二卷劉心武紅學藏寶圖
若論青春勵志,我愿以“蝸牛精神”取代苔花論。苔花論曾把香菱學詩跟薛蟠、賈赦那種污濁行徑相提并論,實是對香菱的莫大褻瀆。今在我眼中,香菱學詩恰是蝸牛精神的一則范例。我們更重視精神心靈層面上的美好理想、夢想與追求,同時摒棄那種物質(zhì)肉體上的苔花欲望。在蝸牛精神觀照下,我們有香菱、方文山、姚晨、洪辰、綠川萌等人的風采及奮斗精神可資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