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一個信息爆炸時代,負面信息充斥于各種媒體和人們的言談中,有的是真信息,有的是陰謀家制造出來的假信息,無論真假,都足以引起人們無窮的猜想,因此,“假想效應(yīng)”大行其道,不僅影響人們的心情,也制造了數(shù)不清的人際矛盾。更麻煩的是,人們往往對自己的猜想深信不疑,而省略小心求證的過程。為什么呢?因為人們喜歡高估自己的才智。正如亞當(dāng)·斯密在《國富論》中所說:“大多數(shù)人對于自己的才智總是過于自負,這是歷代哲學(xué)家和道德家所說的一種由來已久的人類通病?!痹谧载撔睦淼尿?qū)使下,人們常常犯以假作真的錯誤,并為此自尋煩惱。如果對自己的想法不那么自信,保持幾分冷靜和審慎,麻煩事會少多了,也更容易保持心靈的平靜和快樂。
不生氣的活法
不要做“空想家”。以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做人做事,對證據(jù)不充分的事,不用想得太多。有時候,想法很多不如沒有想法;辦法很多不如什么也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