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此為止愷撒終于可以一門心思撲在政壇上了,這種想法體現在他此時立下的遺囑中。在女兒尤利婭嫁給龐培后高盧戰(zhàn)役前期間,也就是公元前 58年左右,愷撒寫下人生第一份遺囑。在該遺囑中龐培是愷撒繼承人。尤利婭死后,愷撒和龐培的關系發(fā)生了實質性改變,直到龐培也去世后,第一份遺囑自動作廢。當時立遺囑是很常見的行為,繼承財產也不算出奇的事。當時愷撒的全部資產除了“蘇布拉”的兩座私宅外,只剩下一兩所固定的山莊,還有大量外債。
但公元前 45年所立遺囑與之前的有很大不同。上一次是在出征高盧前匆忙所立,這一次則是得勝回國后立下的。此時的愷撒雖然私有財產并未顯著增多,但起碼已經沒有外債了。而且這次的是政治遺囑,也就是以遺囑形式確定政治繼承人。
愷撒這次立遺囑并不是因為自己年屆 54歲年老體衰,也不是因為健康問題。事實上在羅馬連普通的士兵也要到 45歲才退役,倘若遇上緊急情況, 60歲以下的人都要應征入伍。根據羅馬的標準,中老年的分界線是 60歲,也根本沒有針對司令階層的年齡限制。這里也對愷撒的健康進行說明,之前有過愷撒患癲癇的謠傳,但翻閱當時的史料,我們沒有找到相應的內容,只是 150年甚至 200年后以普魯塔克為首的希臘歷史學家們零星記載過類似說法。像癲癇這種不分場合不分時間發(fā)作的病癥,如果發(fā)生在愷撒這樣經常面對大眾的人身上的話,肯定是瞞不住的。此外西塞羅號稱是當時的情報專家,如果愷撒真的有病,那么以西塞羅反對愷撒的立場,肯定會在給好友阿提庫斯的信中提及。但我們翻閱西塞羅的書信及論著也沒有發(fā)現相關記錄。該說法大概和愷撒是剖腹所產一樣,都是后人想象出來的吧。因為在近現代歷史學家們遺留的學術著作中,從未有過類似的記載。
關于愷撒遺囑的具體內容,我們到后面再詳細敘述。指定的繼承人在愷撒立遺囑時不滿 18歲,這意味著愷撒原本是打算再過十二三年才退位。因為愷撒開始進入政壇是 30歲,按照遺囑時間再過 12年,愷撒指定的繼承人接手政務也正好 30歲?;蛟S 55歲的愷撒是想將自己一手開創(chuàng)的新羅馬扶植到成熟后再交給繼承人吧。但歷史并不如他所愿,在新羅馬根基未穩(wěn)時歷史就已開辟了另一條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