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媽媽,我們都要堅強地活下去(1)

藍天下的課桌 作者:伍美珍


失去爸爸, 魯達欣看得出來,媽媽的悲痛是那么巨大。

媽媽對魯達欣說:“達達,媽媽已經(jīng)哭不出來了?!眿寢層终f:“達達,我每天下午都站在門口等你爸爸,我是多么希望你爸爸能準時騎著三輪車、帶著他的修鞋機回家??!”媽媽還說:“達達,我恨你爸爸,你小時候那么愛哭,可是爸爸卻不肯多抱你……”

魯達欣嚴肅地對媽媽說:“媽媽,你必須要自己找一些事情做,不然的話,你會想爸爸想出毛病來的!”

魯達欣皺起眉頭想了想,又老氣橫秋地對媽媽說:“媽媽,你在家無聊的時候,可以把你和爸爸的故事寫出來呀?!?/p>

“寫吧,媽媽!”魯達欣央求道。他突然想起來爸爸曾說過媽媽是個“錯別字大王”,于是就安慰媽媽說:“媽媽,你別怕寫錯別字,我來幫你改!”以前,媽媽寫了錯別字,由爸爸來替她改,現(xiàn)在,爸爸走了,還有魯達欣在呀!

媽媽聽從了魯達欣的勸告。丈夫去世后,魯達欣成了她唯一的心理支柱。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魯達欣經(jīng)常像這樣以大人的口吻來勸告和安慰媽媽。

每天魯達欣上學之后,媽媽便拿出紙和筆來,寫呀寫呀。她從自己和魯達欣爸爸的相識開始寫起,她在為自己制造一個奇跡,這個奇跡便是——丈夫復活了,在她的文字里栩栩如生,而她也終于可以正常地呼吸了。

她這才發(fā)現(xiàn),魯達欣的建議是多么好?。?/p>

每天中午,魯達欣吃完飯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檢查媽媽寫的文章??粗粗话职謰寢尩墓适律钌钗×恕?/p>

“達達,你幫我改錯別字啊?!眿寢屘嵝阉f。于是,小學三年級學生魯達欣很認真地拿著筆,把媽媽寫的錯別字一個一個地圈出來——像老師在他的作文本上批改的那樣——然后在旁邊的空白處寫出正確的字來。

“媽媽,你真是個錯別字大王!”魯達欣改著改著,就忍

不住像爸爸那樣批評起媽媽來,“你看,都和你說了一百遍了,‘的、地、得’還是分不清楚!”媽媽臉紅了。“不過,媽媽,你寫得實在是太好看了!比我讀到的童話故事和小說都好看呢!”

魯達欣批改完媽媽的錯別字和病句之后,轉(zhuǎn)而又鼓勵起媽媽來了,不過,他說的是真心話。或許是因為他讀到的一切都是那么真實和生動的緣故吧!

這時候,又傳來一個不好的消息,那就是他們住的房子要拆遷了。當楊伯伯抱歉地來告訴他們這個消息的時候,魯達欣為自己和媽媽擔心起來。

媽媽對楊伯伯說:“沒關(guān)系,我再去找房子!”聰明的媽媽居然在兒子上的小學對面的一所中學校園內(nèi),找到了一間出租房,這就是他們娘兒倆一直住到現(xiàn)在的房子。

從真正意義上說,那不是一間正規(guī)的房子,只是在平房的最西頭胡亂搭建起的一間“披廈”。它只有正常房間的一半大小,房頂?shù)桶?,冬天擋不住寒氣,夏天隔不了熱。房間里沒有一扇窗戶,白天若是不開燈,也是黑洞洞的。

房東要求他們每月交六十元房租,而且還提了很多要求。對于房東提出的要求,媽媽一概答應。她對這間房很滿意,雖然房子又小又暗,但是,門口的風景是多么好呀!

站在門口的一排平房前,朝前望去,就是這所中學最氣

派的教學大樓,還有籃球場。而學校的大操場和足球場,就在距離平房不到一百米的地方。

媽媽打心眼兒里覺得,自己的孩子應該住在這樣一個地方:充滿書香氣息,而且晨練也很方便。當然,最主要的是,從這里走到學校,最多只需要五分鐘時間,這樣,她就無需為兒子上學和放學的安全問題而煩惱了。

自從魯達欣爸爸去世之后,媽媽把魯達欣看得比自己的命還重要。她從不允許兒子在課余時遠離自己的視線,為此,魯達欣班里一些同學對他媽媽還很有意見呢。比如他們中有人過生日,請一些同學到自己家,其中也有魯達欣,但是,魯達欣在征求媽媽意見的時候,一般總是得不到允許,因為那位同學家住得比較遠,而且還要過一條繁華的馬路……

對于那些無憂無慮、家庭美滿幸福的孩子來說,他們或許無法理解魯達欣媽媽因為與兒子相依為命而產(chǎn)生的憂心忡忡的感覺吧?魯達欣很理解媽媽,所以,他總是乖乖地聽媽媽的話。

就這樣,魯達欣和媽媽又開始了他們的新生活。

每天清晨六點鐘,魯達欣就被媽媽叫起床。媽媽為他準備早餐,魯達欣就去操場跑上一大圈。魯達欣的早餐一般是稀飯和咸菜,但只要條件允許,媽媽總是盡量省出一個雞蛋來給孩子吃。魯達欣放學之后,就坐在家門口寫作業(yè)。門口的桌子和椅子,都是媽媽撿來的。同學有時來他家和他一起寫作業(yè),寫完作業(yè)他們就跑到操場上去踢足球。天黑之后,魯達欣和媽媽吃完稀飯就準備睡覺了。原來他們的晚餐除了稀飯還有饅頭,可是有一天媽媽對魯達欣說,她不愛吃饅頭,魯達欣說他也不愛吃,于是,晚飯的兩個饅頭就省下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