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節(jié) 校長成長的基本規(guī)律(19)

做最好的校長:中小學學校管理實務 作者:吳恒山


(五)變弱為強型

這類校長大都是在辦學困境中崛起的,因多年教學質量低下而思變,有一種獨開新路的首創(chuàng)精神。為了摘掉薄弱學校的帽子,他們甘愿吃苦,大膽探索,除舊創(chuàng)新,集眾智而設計新的教學方式,在改革中創(chuàng)造出不平凡的業(yè)績,把一個普通學校辦得不普通。

【案例5】

蔡林森:締造“洋思”經驗的鄉(xiāng)村校長

蔡林森原任江蘇泰興市洋思中學校長,歷任語文教師,教導主任,1982年擔任校長。從80年代中期起開始進行課堂教學改革,并很快嶄露頭角。先后被評為中學特級教師,市優(yōu)秀教師,江蘇名校長,全國先進工作者。經過20多年的艱苦奮斗,他把一所薄弱學校,建成有6000萬資產的現(xiàn)代化學校,成為影響全國的名校。他退休后,2006年被聘為河南沁陽市永威學校校長,他把一個薄弱的民辦學校辦成當?shù)氐拿!?/p>

1.率先提出“尊重主體,面向全體”的辦學思想

洋思之路,首先是從“思變”起步的,為了改變學校落后命運,蔡校長矢志變“三流”學校為“一流”學校。在80年代初,他率先提出“尊重主體,面向全體”的辦學思想,要求教師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樹立“沒有教不好的學生”,“沒有差生,只有差異”的學生觀。通過觀念轉變,找到問題求解之路。他認為,每個學校都有特殊的校情,要取得成功,不在于外顯的形式,而在于對其背后教育教學規(guī)律的深層探究。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