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孩子假如與媽媽一起處在陌生人中間,他一開始會靠近媽媽,觀察陌生人,慢慢發(fā)現(xiàn)媽媽和陌生人熟識后,他會對陌生人的問話給予回應,漸漸地會同陌生人一起玩耍,但時不時地會用眼睛尋找媽媽,或回到媽媽身邊。
建立起安全的依戀,并不意味著孩子永遠拴在了媽媽身邊,反而是使孩子在母子關系中變得更主動或自主,他將來會真正的“反哺”而不是形式上的孝順。而且,在母子依戀關系之外他能學會建立新的依戀關系,例如:知心朋友以及最重要的配偶關系和親子關系。
未建立安全依戀的表現(xiàn)
未建立安全依戀的孩子會有兩種極端表現(xiàn):一種是對陌生人極為恐懼、回避、抗拒,甚至不敢看陌生人,對陌生人的問話聽而不聞、對陌生人遞過來的玩具視而不見;另一種是對陌生人并無防范和抗拒,很快就和陌生人玩在一起,甚至忘記了媽媽的存在。
不安全的依戀因母親的行為不同又有兩種可能性。當母親不在身邊,沒有給予關注和反饋的時候,孩子會變得焦慮和恐懼。為了獲得母親的關注和反饋,孩子會做出種種依戀行為,如哭鬧、叫喊、乞求、生氣、發(fā)脾氣、拒絕吃喝,等等。在孩子做出這些努力后,有可能得到兩種結(jié)果:一種是母親被吸引來了,給予了(雖然未必是高質(zhì)量的)關注和反饋;另一種是沒有任何結(jié)果,即便母親來了也不會給予關注和反饋,有可能得到的反而是責罵和懲罰。
如果持續(xù)發(fā)生第一種情況,孩子會變得“獨占”母親,他極為纏人,一聽說要與母親分開就極為暴躁和焦慮。他不愿意出去玩,不愿意與其他人玩。長大后,在與他人的關系中,他會極為關心他人,奉承討好或幫助他人。一旦建立起戀愛關系,他又會患得患失,常常詢問“你是否愛我”,稍有不順心,他會威脅分手、大哭大鬧,不過結(jié)果往往仍是復合。分手是不可能的,他太害怕分離了,因此會不惜一切去避免這個結(jié)局。可是他的伙伴卻要被他纏死或折騰死了。在幾次分手又復合之后,關系大多終是破裂,無法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