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烏妮格家族(31)

烏妮格家族 作者:郭雪波


當森布爾大山

還是泥丸的時候,

當蘇恩尼大海

還是蛤蟆塘的時候,

那個精靈,神奇的銀狐喲,

就在草原上游蕩!

就在大漠上飛走!

—引自民間藝人達虎·巴義爾說唱故事《銀狐的傳說》

土撥鼠,是沙化草地的真正主宰。

炎熱的夏季一開始,沙坨和草地上,到處可見它們挖掘的洞,還有四處奔竄的鼠影。經(jīng)歷了冬季的漫長冬眠時期,一開春它們便成群結(jié)隊迫不及待地出現(xiàn)在地面上,挖洞筑穴,尋覓食物,然后進入瘋狂的發(fā)情交媾繁殖后代時期。它們一窩一窩地生育,一窩一窩地成長,就如兩條腿的人類一樣,把無窮無盡的生育后代,當做一種具有無窮樂趣的天性義務(wù)來完成。這時節(jié),你要是走進土撥鼠生活的沙坨和草地,你便會驚奇地發(fā)現(xiàn)周圍一片繁忙景象。大批大批的土撥鼠四處竄走,忙忙碌碌,毫無顧忌,積攢食物,養(yǎng)肥身體,它們要把在漫長的冬眠期消耗掉的東西找補回來,要搶在夏秋季節(jié)干完其他大小獸類全年才能干完的事情。它們的“吱吱”叫聲此起彼伏,在暖洋洋的陽光下互相傳遞信息,有的吃飽了肚子,就在洞口洗頭洗臉,有的啃咬新草根須,有的與新結(jié)識的異性伴侶搭巢筑穴,有的在沙灘上蹣跚散步,也有的不知何因互相撕咬打架,跟人類一樣,掀起腥風血雨的戰(zhàn)爭。越是干旱季節(jié),土撥鼠的繁殖越是迅猛,泛濫成災,就如人越窮越要多生孩子一樣,它們啃光了好不容易長出的新草根,把好端端平展草地挖得像墓地,土沙滿地,草葉枯黃,加速了草原的沙化。它們是草場的天敵,而人們對它卻無可奈何。

姹干·烏妮格,這只年輕的母狐,與其他沙漠中的狐貍一樣,生活在這個土撥鼠泛濫的科爾沁草原西南部沙坨地帶。整個夏秋,肥碩的土撥鼠,為它們提供了豐富的食物。它們逮吃土撥鼠,極簡便而省事。據(jù)統(tǒng)計,一只狐貍一年逮吃三千只野鼠,它們是野鼠的天敵,草場的無冕衛(wèi)士,可以說是人類的好助手,然而人類從不領(lǐng)情,反而捕獵它們,以取之皮毛長尾來裝點自己。在狐貍看來,人類是一種不講信義、自私狂妄、以強凌弱的兩條腿大野獸。

姹干·烏妮格已經(jīng)做了母親。它下的第一窩四只小狐貍,是北方汗·騰格爾山那只美麗白尾山狐的后代。四只小狐也已長大,度過夏天便可逐出家門,獨自謀生了。它的身旁另有一只公狐陪伴著,這是一只矯健靈敏的杏黃色沙漠公狐,一雙圓眼機警而閃爍不定。它已經(jīng)墜入情網(wǎng),似乎深戀著這只從汗·騰格爾山下來的年輕漂亮的母山狐。它們是這一帶的統(tǒng)領(lǐng),經(jīng)過征戰(zhàn)、追逐和生存競爭,樹立了自己的威望,建立了自己的沙狐王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