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基質(zhì)”對人的成長發(fā)育的意義,同樣在人的動作、神態(tài)、步態(tài)方面表現(xiàn)出來。兒童吸收學習得來的具有個性的東西都永久地存留在他們的頭腦之中,雖然這些東西有的因為某種原因不再使用,但它們在潛意識里還是存在的。也就是說,“記憶基質(zhì)”不但創(chuàng)造個體的特性,而且會保持這些特性在他們體內(nèi)的生命里。兒童時期學習吸收的東西會永久地成為他們個性的一部分。成年人在兒童時期所學習的東西會在他身上打下永久的烙印。
所以人們常說,任何想要改變一個成人的努力都是徒勞的。當人們說某個人沒有教養(yǎng),或者指責某個人過于懶散時,雖然會傷害到他,或者令他感到恥辱,當然他也會意識到自己的缺點,但是他們不會根本改變,因為這些缺點是根深蒂固的。因此,我們說,童年期的教育以及教養(yǎng)方式對兒童及其精神胚胎的發(fā)育和成型都是極其重要的。
同時,兒童的身體發(fā)育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兒童需要不斷地完善自己,直到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這是因為嬰兒與其他哺乳動物不同,他不直接接觸周圍環(huán)境,他還將繼續(xù)著胚胎生命的過程。正是在這一獨特時期,一系列人類的本能會在嬰兒身上形成。
既然在嬰兒的身上沒有什么預先存在的東西,他出生后就必須自己構建自我的精神生命,建立對外表達的機制。嬰兒這個弱小的生命甚至還不能支持自己腦袋的重量,就開始了如此重要的旅程。由學會站立到學會走路,嬰兒逐漸地把自己融入到這個世界之中。
處于“精神胚胎”階段的嬰兒都是非常相似的。也就是我們說的:“所有嬰兒剛剛出生時都是一個樣,他們都以同樣的速度在成長?!彼麄兗毎姆至淹ǔR?jīng)歷相同的階段,因此我們可能很難找出一個胚胎與另一個胚胎之間的差別。但這些細胞卻長成了蜥蜴、兔子、鳥等完全不一樣的生物。也就是說,所有這些動物的胚胎開始都是一樣的,到最后卻又產(chǎn)生了巨大的差別。
因此我們說,不論是天才的藝術家、受人擁戴的領袖,還是一個普通人,他們剛開始的時候都是差不多的,由“精神胚胎”發(fā)展而來。但是其后期的發(fā)展卻是無法預測的,可能非常成功,也可能平凡一生。目前來說,人類尚無法預測其心理后期發(fā)展的過程和結果,也對人類形成的胚胎階段了解較少。但是,如果在“精神胚胎”階段我們能夠根據(jù)人類的需要對其進行某種程度的幫助,幫助其生命進行發(fā)展,他今后的個人能力將會有很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