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要不要外出工作(3)

斯波克父母經(jīng) 作者:(美)本杰明·斯波克


全職還是兼職

對許多女性來說,如果可能的話,最好的折衷辦法是從兼職工作做起,這樣媽媽就有了更多選擇,既可以在孩子個性形成的最重要的時期陪伴他成長,還可以繼續(xù)從事她想做的工作,而且這會讓她感覺擺脫了封閉的居家生活狀態(tài)。這是許多女性所需要的,特別是在第一個孩子出生時,媽媽的自由從此被終結了。

平心而論,作為孩子的爸爸也應該自愿把全職工作改為兼職工作,這樣媽媽就不會犧牲太多在外工作的機會了,但是有些爸爸還沒有想過要把他們自己當作寶寶的主要照料者,即使在那些爸爸愿意承擔照顧寶寶角色的家庭中,這種方式也不太可行。事實上,不公平的是,同樣的工作,男性比女性工資要高得多,所以,爸爸做兼職工作通常意味著比媽媽完全不工作,家庭收入受到的影響更大。當公司為育嬰提供長假時,通常是給媽媽提供產(chǎn)假,而不是給爸爸提供陪產(chǎn)假。

好的日托中心和家庭托兒所價格都很貴,超過普通家庭能夠承擔的能力,大部分歐洲國家比美國做得更多更好,他們通過政府或企業(yè)或者共同出資提供日托補助,眾所周知我們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有什么理由虧待我們的孩子呢?

在以往的幾代人和幾個世紀中,大多數(shù)女性認為家庭是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我自己也這樣認為),但是在爭取男女平等的運動中,特別是在20世紀70年代開始的女性解放運動中,許多女性主義者認為,平等首先是要同工同酬,女性同樣可以從事社會地位高的工作,這當然是女性應有的權利。但是,在我們這個過分崇尚競爭和物質利益的社會里,工資收入和社會地位是男性追求的最高目標,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許多女性現(xiàn)在接受了男性的價值觀,或者說得更難聽一點,許多女性加入了這種毫無意義的激烈競爭。順便說一句,越來越多的女性患上胃潰瘍和心臟病,這兩種病曾被認為是精神緊張、爭強好勝的男性所特有的疾病。

將來我們應該在美國強調什么樣的價值觀,這是我非常關心的一個問題。在我作為醫(yī)學院教師的整個職業(yè)生涯中,我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試圖幫助學生敏銳覺察到他們病人的情緒感受,因為這些情感與他們的疾病密切相關,換句話說,我在努力緩解許多美國男孩在成長過程中受到的情感壓抑,幫他們在他們的生活、工作中,客觀對待自己和他人的關系。這種傾向對內科醫(yī)生的工作特別不利,如果他們沒能正確識別患者的情緒因素,就會在許多情況下做出錯誤診斷。

在我的兒科醫(yī)生實踐和寫作《斯波克育兒經(jīng)》的過程中,我曾努力勸告爸爸們要給予孩子更多關心,既是為了孩子,也是為了爸爸自己。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