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產后第一周,惡露的量較多,顏色鮮紅,含有大量的血液、小血塊和壞死的蛻膜組織,稱為紅色惡露。
(2)產后一周以后至半個月內,惡露中的血液量減少,較多的是壞死的蛻膜、宮頸黏液、陰道分泌物及細菌,惡露變?yōu)闇\紅色的漿液,此時的惡露稱為漿性惡露。
(3)產后半個月以后至第三周以內,惡露中不再含有血液了,但含大量白細胞、退化蛻膜、表皮細胞和細菌,惡露變得黏稠,色澤較白,所以稱為白色惡露。白色惡露可持續(xù)兩三周。
觀察一下你的惡露情況是否正常,尤其要注意惡露的質與量、顏色與氣味的變化,據此可以估計子宮恢復的快慢,有無異常。
在產褥期,產后子宮的重量將從1000克減少到50~60克,體積也不斷縮小,產后六周后恢復到孕前大小。子宮復舊好壞,可以從子宮底下降和惡露情況來估計。有的產婦惡露不斷,產后一個月時還有較多的血性分泌物,有臭味,產婦自己覺得下腹部痛、腰酸;產后六周檢查時,子宮還沒有恢復到正常大小,質地軟,有壓痛感等,這些都是子宮復舊不良的表現。
有些惡露屬于異常情況,應當引起注意:
(1)如果在產后兩周,惡露仍然為血性,量多,并伴有惡臭味,有時甚至有爛肉樣東西,或者胎膜樣物,子宮復舊很差,這時應考慮子宮內可能殘留有胎盤或胎膜,隨時有可能出現大出血,應立即去醫(yī)院診治。
(2)產后發(fā)生產褥感染時,會引起子宮內膜炎或子宮肌炎。這時,產婦有發(fā)熱、下腹疼痛、惡露增多并有臭味等癥狀。這時的惡露,不僅有臭味,而且顏色也不是正常的血性或漿液性,而呈混濁、污穢的土褐色。
所以,產婦要學會觀察自己的惡露情況,發(fā)現其中有問題時,就要及早與醫(yī)生聯系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