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是人類所有發(fā)明中最近似惡魔的一種發(fā)明。再沒有其它東西比金錢上有更多的卑鄙和欺騙,因而也沒有其他東西能為培植偽善提供這么豐腴的土地。
——馬卡連柯
隨著帷幕被緩緩拉開,諸位將看到一場類似于泡沫劇式的表演秀,但不幸的是你無法從中取樂。若你從呱呱墜地至今都未能親歷這其中的任何一場悲劇,你不必沮喪,更不必擔心,它必定會在未來的某個時刻垂青于你,因為它的編劇是個混蛋。
首先歡迎尊敬的格林斯潘先生為大家做一個簡短的發(fā)言。這個發(fā)言的背景大致是這樣的,在這位先生上任的第十周,道瓊斯指數(shù)為了表示對他的熱烈歡迎,在那個風和日麗的周末剛剛結束的第一天突然集體狂跌23%,緊接著,全球各地的金融市場紛紛發(fā)來賀電,表示無論如何不能錯過這個歡迎儀式,皆跟風狂跌。這場大恐慌在十四年后的今天被我們稱作是“黑色星期一”。偉大的人總是有其偉大之處,就好像偉大的格林斯潘先生,在面對這樣一個特殊的歡迎儀式時僅僅用了一個異常簡短的發(fā)言便使風雨戛然而止。他大致是這樣講的:“美聯(lián)儲承諾向任何處于困境的金融機構提供貸款幫助。”于是奇跡出現(xiàn)了,次日股指回升。
在格林斯潘掌舵美國經濟的18年里,大家見證了美國歷史上持續(xù)時間最長的經濟擴張期。在白宮笑傲江湖18年后,格林斯潘退隱,寫了一本書,名叫《動蕩年代》。我們要知道,領軍人物的一舉一動通常都帶有強烈的目的性。在這本書里,格林斯潘預測,未來歐元很可能取代美元,而歐洲央行也將成為世界經濟中一股不可小視的力量。他究竟想表達什么?到這里觀眾還是一頭霧水。直到本·伯克南上任,因格林斯潘著書吹捧歐盟而引發(fā)的歐元熱浪還未散盡,一股莫名其妙的巨大勢力浮出了水面,其手段之高明、戰(zhàn)略之詭譎令人咋舌。
早在1992年,那些剛剛從冷戰(zhàn)陰影中走出來的國家親眼目睹了莫斯科在最后的日子里連一支牙刷都買不到的慘景,經濟發(fā)展隨之成為了世界各國(尤其是歐洲國家)的主基調。而在格林斯潘的領導下,美國經濟正如日中天,全世界都要向美國看齊。歐洲國家為了避免重蹈蘇聯(lián)的覆轍,無不費盡心思想要擺脫美元帶來的貿易束縛,最終他們決定成立一個歐洲聯(lián)盟來對抗美元,并用7年的時間締造出一個新的貨幣體系,這就是今天的歐元區(qū)。可人們未曾想到的是,就在歐元區(qū)成立的同時,華爾街一群聰明的家伙已經開始了他們的計劃,在歐洲各國忙于經濟擴張而無暇他顧的時候將一枚炸彈悄然無息地埋在了那里。當格林斯潘隱退之后,美國經濟開始出現(xiàn)疲軟,而歐元的強勁勢頭全世界有目共睹,這時他們意識到時機已經成熟,于是引爆了這枚炸彈,不僅在國際貨幣市場擊敗了歐元,還令整個歐元區(qū)陷入了一場主權債務危機中,至今仍不得解脫。而且,我們有理由相信這場危機會變得曠日持久。